第二百四十六章 值得么?(再續)-《逆水行周》
第(2/3)頁
而尉遲氏的實力處于絕對優勢,兩家相爭,宇文氏獲勝的前景基本上不被人看好,那么要拉攏關中、隴右的豪族、權貴們,就得靠大義名分來幫忙。
九年前天元皇帝暴斃,楊堅篡權,蜀國公尉遲迥于鄴城起兵反楊,擁立宗室、趙王幼子宇文乾鏗為帝,借此與楊堅分庭抗禮,雖然實際上尉遲迥靠的是軍隊,但有了宇文乾鏗這個招幌,還是頗有助力的。
在鄴城另立朝廷,直接了當的告訴觀望者,投奔“新”朝,加官進爵,前途無量。
那么現在,杞王能這樣做么?甚至可以不用立幼帝,自己便能直接稱帝,和蜀王尉遲惇所立皇帝分庭抗禮。
考慮到人心,這樣做沒用,極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對于關隴的各方人士來說,向杞王臣服,和向蜀王臣服有什么區別?
蜀王勝算那么明顯,何苦冒著極大風險投到杞王這邊?
值得么?不值得!
尤其以那些年紀比杞王大的官員來說,大家原本是同僚,杞王還是后輩,如今稱帝了,憑什么要他們稱臣,蜀王可比杞王厲害得多。
年紀、資歷,其實不是問題,問題是要臣服,也得臣服強者,即便周國分裂成東西周,關隴各勢力投靠蜀王所能獲得的好處,要比投靠杞王所能獲得的好處多。
即便杞王穩住了關中、山南,那么對于中間勢力來說,做內應引蜀王大軍入關中所獲得的收益,也比協助杞王抵抗蜀王所得收益要多,至少看上去是這樣。
宇文氏和尉遲氏決裂,關中人心必然不穩,這是坐鎮關中的杞王所擔心之事,也是杞王世子宇文明、西陽王宇文溫擔心的事情,必須想辦法解決。
之前,為了在遲早到來的決裂中,盡可能消除關中地區的隱患,他們父子三人曾有過秘議,做出一個決定:
一旦東西戰事爆發,那么至少開戰初期的前幾年,杞王決不能稱帝。
無論如何,都要以清君側之名,號召關中各勢力聚集在清君側的大旗下,抵抗尉遲惇派來的大軍,而一旦杞王忍不住稱帝,會適得其反,因為他們給不了那么多利益來收買關隴地區各方人士。
只能如同太祖文皇帝那樣,先通過決定性的軍事勝利在關中、山南站穩腳跟,然后慢慢拉攏、分化各方勢力,待得時機成熟,再走出那一步。
這是杞王父子三人的共識,是以天子被尉遲惇控制為前提做出的決定,可當“先帝”來到山南之后,局勢就不同了。
宇文明知道,有宇文乾鏗在,己方的策略必須立刻做出調整,但首先要做的,就是讓關中、山南各地官員都知道“先帝沒有事,來到安陸了!”
宇文乾鏗活著,那就證明尉遲惇所擁立的新帝是偽帝,而對方的行為,就是大逆不道之舉,雖然尉遲惇可以指責身在山南的宇文乾鏗是假的,但對于關隴人士來說,有了一個新的選擇。
在杞王擊退蜀王軍隊進攻、關中和山南完好的前提下,他們投奔天子宇文乾鏗,比投奔蜀王所能獲得的利益要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外汇|
东乡县|
吉安市|
景谷|
会理县|
镇原县|
通化县|
濮阳县|
卓尼县|
太谷县|
黔东|
肃北|
珲春市|
吕梁市|
灵山县|
友谊县|
海晏县|
额尔古纳市|
奈曼旗|
米泉市|
静宁县|
通城县|
海原县|
新民市|
会理县|
古浪县|
敖汉旗|
宜兴市|
内黄县|
庆阳市|
定西市|
昌都县|
定州市|
徐水县|
太白县|
安塞县|
革吉县|
吴堡县|
合山市|
梁山县|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