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兵臨城下(續)-《逆水行周》
第(2/3)頁
“大王,孤城不可守。”
“現在說已經晚了,尉遲惇即將兵臨城下,跑是跑不掉的。”宇文溫笑瞇瞇的看著王頍,心里正在琢磨如何借題發揮,王頍當然心知肚明,所以要認真應對。
“屬下冒昧,請問大王計劃要守懸瓠多久?”
“你說呢?”
“大王,談正事要緊。”
宇文溫哼了一聲,收起笑容,這一舉動讓王頍心定不少,侍立宇文溫身邊的張魚見著要談正事,便示意其他侍衛后退,省得礙事。
“寡人,打算效仿韋孝寬守玉璧,逼得尉遲惇黯然退兵,所以不是能守多久的問題,是如何想辦法讓對方傷亡慘重。”
“大王昨日所給資料,屬下一一看過,請恕屬下直言,許多城防措施不過紙上談兵爾。”
王頍不是故意危言聳聽,他昨日入城,向宇文溫表明軍前效力的決心,對方給他許多資料,說看過之后再說,而現在,他就得說出個所以然來。
宇文溫給的資料內容詳實,讓王頍對如今懸瓠的狀況有了明確的認識,宇文溫雨夜入懸瓠后,就一直在加強城防,而這段時間以來的努力,決定了安州軍能否在優勢兵力敵軍的進攻下守住懸瓠。
其中有許多措施和手段,是王頍聞所未聞的,他甚至敢確定,這些守城的方法是前無古人。
看文字描述,似乎實戰的效果會不錯,但王頍覺得正是因為之前從未有人用過,所以效果值得懷疑,他翻開小冊子,開始提問題。
宇文溫做出的決定,基本很難更改,王頍來得晚,沒能參與決策,所以現在他能做的以及宇文溫需要他做的,就是作為質疑者,用另一種視角來進行攻防推演。
換句話說,宇文溫也有考校王頍之意。
所以王頍不敢懈怠,昨晚徹夜未眠挑燈夜讀,此時已是成竹在胸,開始向宇文溫發難:“大王,屬下認為,官軍欲在懸瓠實行所謂食物配給制,難度頗大。”
“何以見得?”
“若敵軍圍城,物資供應必然緊張,對于城中士兵來說,不患貧,患不均...”
“參軍的意思,是寡人賞罰不明?”
“非也,大王要實行食物配給,盡量減少糧食消耗,需要對將士們每日口糧進行嚴格限制,然則守軍又分安州軍和歸降的豫州軍,大王要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實際會讓有的人覺得不公平...”
。。。。。。
“和大王座談的是?”
“回楊使君,那是西陽王府的王參軍,掌記室事。”
“噢...”
楊素點點頭,駐足觀望,沒有按原先的想法去向西陽王稟報城防事宜,反正也不是什么急事,稍后再說也可以,不過身邊吏員方才所說,讓他想起往事。
王府佐官,有列曹參軍,所謂“列曹”,即功曹、兵曹、水曹、戶曹、倉曹、兵曹、禮曹等參軍,而其中最為重要、最受府主(藩王)信賴的參軍是記室參軍。
記室是指掌管文書之官,王府的記室參軍負責藩王的文書起草,一般來說,藩王會任命有才學并十分信任的人擔任此職。
那年,年輕的楊素躊躇滿志,被晉王宇文護引為記室,原以為從此官路一帆風順,結果...
還好當時的皇帝宇文邕沒有對晉王黨羽趕盡殺絕,楊素才保得一命,人生無常,往事歷歷在目,他覺得自己年過不惑卻依舊蹉跎,只嘆時間流逝之快。
見著宇文溫與其記室交談恐怕持續時間不短,楊素請旁邊吏員代為傳話說稍候再來,隨即領著隨從轉身離開,不過沒有下城墻,而是沿著城頭向前走去。
天子離開懸瓠往山南安陸去了,一行人輕騎上路,楊素掐指一算,今日應該已抵達申州,只要不出意外,必然能安全抵達安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武穴市|
塔城市|
拜城县|
文水县|
图们市|
西乡县|
珲春市|
石狮市|
长宁区|
本溪市|
永吉县|
潢川县|
榆树市|
新源县|
安福县|
恭城|
中牟县|
泾阳县|
库尔勒市|
奎屯市|
巴中市|
新蔡县|
苏州市|
南木林县|
田林县|
宁蒗|
富川|
毕节市|
东兴市|
安泽县|
彭州市|
图片|
巨野县|
兰考县|
高青县|
文登市|
商河县|
磴口县|
衡阳县|
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