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水漲船高-《逆水行周》
第(2/3)頁
得知懸瓠失守,豫州軍從方城撤圍,回師救援,結果在懸瓠城外不戰自潰,豫州總管賀拔伏恩兵敗身亡,這個消息傳出去后,雖然依舊沒有人起兵勤王,但許多人的立場開始動搖,吳秋便是其中之一。
吳家世居汝陽,只是族人仕途不順,到了吳秋時才被辟為郡主簿,有了像樣的官職,但他琢磨著若按老路子走下去恐怕前途渺茫,所以還不如豪賭一把。
當今局勢,尉遲氏勢大,但宇文氏似乎沒有大家之前認為的那么孱弱,說不定會出現個東西周對峙,那么他若抓住機會起事勤王,跟著天子進入山南,總會水漲船高。
爭取能做個郡守,那也不錯了,要知道河南許多當地大戶數代人下來,都未必有子弟坐到那個位置,所以吳秋覺得即便因此背井離鄉、故土難回也值得。
當年魏帝西入關中,有許多官員、大族子弟跟著一起走,雖然魏帝到了長安依舊是傀儡,但跟其西走的人們,大多在關中過得不錯,吳秋認為改變家族命運的機會就在眼前,不抓住就真的很可惜。
所以當他得知賀拔伏恩兵敗,便和城中幾個大戶秘密碰頭,決定伺機勤王,后來安州騎兵抵達城外,他們便開門獻城。
也正是有吳秋獻城,才讓宇文溫的戰術得以順利實施。
他的戰術很簡單,無非是敢不敢做,那就是筑壩回水淹邵陵(樂口),邵陵以及樂口敵軍大營所處之地有數條河流匯集,又被稱為洄曲,可想而知在一片平原的豫州地區,其地勢是比較低的。
然后就是在邵陵汝水下游(南面)、溵水下游(東面)筑壩回水,汝水下游好說,從懸瓠出發沿著汝水向北找個好地方開工就行,至于溵水下游比較合適的地點,那就是汝陽。
汝陽城附近是溵水和潁水交匯之處,在那里筑壩,回水量能夠確保淹了邵陵和樂口敵軍大營,問題在于汝陽原先并不在安州軍的控制下。
不過有了汝陽郡主簿吳秋做內應獻城,這就不是問題了。
壩址解決,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筑壩,借此造成上游水位急劇上升,才能將樂口敵軍困住甚至淹死大半。
為此需要調動大量的人力物力,宇文溫將懸瓠城里的物資全都調出來,又組織人員趕工,緊趕慢趕終于筑壩成功,在夜里讓上游水位迅速上漲。
光靠水淹還不行,得有大量船只運兵去給予對方致命一擊,但現做木船根本來不及,于是安州軍趕制大量竹筏來湊數,這也是宇文溫站在竹筏上指揮作戰的緣故。
而吳秋自告奮勇隨軍去勸降邵陵守軍,效果也很好。
汝陽和邵陵相距百余里,吳秋在邵陵也有熟人,加上大水淹了邵陵,安州軍兵臨城下,潘子晃的大軍覆滅在即,邵陵的官吏、將領見大勢已去,又見著熟人吳秋在城外喊話,索性開門獻城。
這樣的有功之人,宇文溫當然要特別認真對待,天子眼巴巴等著有人來投效,正好可以將吳秋做個榜樣,以便鼓勵更多的人勤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舞钢市|
浪卡子县|
连江县|
牟定县|
青州市|
太仆寺旗|
康平县|
马边|
乐陵市|
灌南县|
七台河市|
五大连池市|
砀山县|
晋江市|
宁城县|
桑植县|
新竹市|
德安县|
西昌市|
凤山县|
永昌县|
桐乡市|
衡东县|
马公市|
北辰区|
宜兰县|
太保市|
南皮县|
河曲县|
宁城县|
丰县|
邛崃市|
元阳县|
岳普湖县|
遂溪县|
重庆市|
南川市|
襄城县|
扎兰屯市|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