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請求-《逆水行周》
第(3/3)頁
而海平、玉山就如同兩葉扁舟,在西原蠻永無止境的襲擾大潮中顛簸著,隨時都有沉沒的可能。
而安州也好不到哪里去,下轄宋壽、宋廣、安京三個郡,只不過宋壽、宋廣、安京三個城,連帶著城郊些許村落罷了,在冊的戶數累計不過數千,面對著西原蠻不時襲擾的壓力,已經苦不堪言。
位于安州東面的越州,同樣面臨著境內未開化俚僚部落的壓力,除了郡治所在的城池及周邊地域,官府根本就控制不了其他地方。
開荒的百姓時不時就被襲擊,村莊被燒毀,耕牛、農具被搶走,折騰來折騰去,農田還是那么多,糧食上不去,無法養活更多人口,所以一直艱苦度日。
宇文溫來到安州,鼓勵大家開荒種甘蔗,開墾梯田種水稻,那就是要安、黃、越三州擴大官府的地盤,實際上三地上百年來就一直在想辦法向外擴張地盤,所以不可避免與西原蠻發生摩擦和沖突。
一拳難敵四手,更何況西原蠻的部落多如牛毛,光靠武力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所以軟硬手段都要有。
故而以寧猛力為代表的安、黃、越州郡官員(實際就是當地豪酋、俚帥、洞主世襲),希望能得到新朝廷的大力支持,說白了就是希望新朝廷能繼續推行“當地人治當地”的制度,不要更改。
以安州寧氏為例,寧氏在嶺表定居已經數百年,到了梁陳之際時,寧猛力之父寧逵任安州刺史,寧氏為了守住自家基業,自然對安州的安危很上心。
很簡單,安州在,寧氏基業就在,子繼父職的寧猛力,常年帶兵討伐那些不識相的西原蠻,但也會和其中愿意共處的部落交往做買賣,即所謂的軟硬兼施。
可若是朝廷派官員來做安州刺史,其人未必會為安州早想,為了早日調離這窮鄉僻壤,可想而知會不擇手段刷政績,要么不分青紅皂白對所有西原蠻動武,要么就是巧取豪奪,最后逼得對方站在官府對立面。
這些外地來的官員,弄出事大不了拍拍屁股離開,留下的爛攤子還得以寧氏為首的當地人來收拾,可砍樹容易種樹卻不容易,安州底子薄,經不起這樣子的折騰,黃州就更不用說了。
一番訴苦之后,寧猛力起身行禮:“大王,寧氏等各地首領愿為朝廷戍守邊陲教化百姓,絕無割據自立之貳心,所以,寧某斗膽,想請求大王向朝廷進言,讓安州等地官吏世襲之制能夠長期如故。”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奉节县|
晴隆县|
威海市|
庆元县|
宝鸡市|
灵川县|
新津县|
镶黄旗|
嘉黎县|
上高县|
启东市|
广南县|
礼泉县|
抚顺市|
天水市|
济阳县|
碌曲县|
汝阳县|
馆陶县|
黔东|
清河县|
涡阳县|
清涧县|
康保县|
黑山县|
洛宁县|
略阳县|
德阳市|
肃南|
广平县|
邢台市|
泰来县|
衡阳县|
汕尾市|
泗阳县|
湖南省|
华阴市|
安岳县|
会东县|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