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一百七十六章 隱患-《逆水行周》
第(1/3)頁
湞陽城東南,湞水峽口處,大都督王猛正在巡視防務,為了守住湞陽他已經把能想的辦法都用上,一番準備之后湞陽雖然不敢說固若金湯,但守上月余還是有信心的。
然而世上沒有堅不可摧的城池,湞陽也不例外,完善的城防之下依舊有隱患。
首先是位置,湞陽位于湞水北岸,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湞陽城最初修建時選址有特別考慮,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防備南面方向的敵人。
說白了,湞陽和曲江一般,是中原朝廷在嶺南的駐軍要地,要防范叛亂的南方俚、僚,即便局勢一片糜爛,也得堅守大庾嶺南麓的一塊地盤,為官軍主力平叛守住重要的立足點。
曲江所在的東衡州以及西南側的西衡州,原本是從衡州之中劃分出來,而衡州這一行政區劃的設置,就是要和南面的廣州南北呼應。
廣州州治番禹瀕海,官軍從建康走海路可直達番禹;曲江位于大庾嶺南麓,是橫浦水和瀧水匯成溱水的匯合點,有水、陸之便利,是官軍前往嶺南的陸路上一個重要據點。
而湞陽則是曲江的南方門戶,一旦廣州有難,曲江駐軍乘船經溱水順流而下過湞陽可增援番禹,若番禹淪陷,北上的俚、僚亂軍必須向攻克湞陽,才能進犯曲江。
所以從城南流過的湞水是湞陽的天然護城河,這也是城池建于湞水北岸的一個原因。
結果如今形勢逆轉,曲江淪陷之后,敵人從北面來了,雖然王猛立刻讓人掘溝引水弄出了應急的護城河,但那始終比不上湞水。
這只是第一個隱患,而第二個隱患則是容易受到水攻。
不是湞陽城容易受到水攻,而是城南對岸的南岸容易受到水攻,湞水從湞陽東南方向的峽口流出,隨即折向西北入溱水,敵軍只要在湞水上游筑壩蓄水,之后再掘壩放水,洶涌而來的大水會直接橫掃峽口西側的湞水南岸。
屆時,駐扎在南岸的俚、僚兵營寨就完蛋了。
這是湞陽附近地勢決定的,按說不該在南岸立寨,但湞陽城容不下這么多兵,如果其中官軍居多,王猛倒是很有信心在城北郊外立寨,以其為城池的屏障借以抵抗周軍。
可這些俚、僚兵中的大多數隊伍戰斗力太差,野地浪戰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一旦崩潰往后跑,不開城門不行,開城門也不行,所以只能讓這些兵在城南也就是湞水南岸立寨,通過浮橋入湞陽協助守城。
這樣一來,就得提防周軍故技重施用水攻,而湞水上游是清遠郡,其郡治翁源和安遠郡郡治始興不過一山之隔,如今已被周軍攻占,所以對方用水攻的幾率超過九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凤凰县|
台东县|
拉萨市|
渝中区|
潍坊市|
河东区|
洪雅县|
五台县|
安丘市|
德阳市|
三河市|
厦门市|
清河县|
彭泽县|
西盟|
会同县|
贡嘎县|
元朗区|
云林县|
岫岩|
英吉沙县|
沽源县|
吴桥县|
保定市|
寻甸|
武强县|
雅江县|
连云港市|
建阳市|
盘山县|
磐石市|
扬中市|
太白县|
安阳县|
白山市|
曲麻莱县|
公安县|
丽水市|
安达市|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