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佑大陳-《逆水行周》
第(1/3)頁
湓口城南三十里,有一座綿延數十里的大山——匡廬山,因為北臨長江、東接彭蠡湖之故,江河湖泊水汽升騰不易擴散,依著山勢上升即成云霧,讓匡廬山云霧千變萬化,神秘莫測。
此時的匡廬山,即后世之廬山,而匡廬山為江南名山,至晉以來多有名剎迭興,北麓山腳之下西林寺及西林寺內,便是其中佼佼者。
西林寺始建于晉太元年間,初為沙門竺曇結庵時的一座草舍,死后其徒慧永繼承師業。到晉太元二年江州刺史陶范為之立廟,命名為西林寺。
太元八年,高僧慧遠自荊州前往嶺南羅浮山,路過江州時來到匡廬山,準備與慧永法師往廣東羅浮山潛修,見匡廬山峰林閑曠秀麗,正是修行的好處所,即定居于西林寺。
太元九年,江州刺史桓伊接受慧永法師建議,于西林寺以東起寺廟,因其位于西林以東,便得名東林寺,慧永、慧遠兩位高僧于西林寺、東林寺領眾清修,佛門圣地從此延續至今。
此時的西林寺、東林寺,誦經之聲不絕于耳,新上任的江州刺史、永嘉王陳彥,不久前先后到西林寺、東林寺燒香拜佛許愿,祈求佛祖保佑陳國國泰民安,如今兩寺的僧人們,正在為陳施主誦經還愿。
佛門凈地,不卷入塵世間的愛恨情仇,但為陳國百姓祈福,也不算破戒,呢喃的誦經聲透過山林飄上天空,越過山峰時卻忽然打了個轉,飄向匡廬山以北的湓口。
煙波縹緲的大江之上,桑落洲西,自蔡山順流而下的周軍戰船,借著上游之利展開強艦突擊,作為先鋒的尖頭大船如同斧頭般劈開陳軍船陣,憑借鐵制撞角直接撞沉許多敵船,但隨后陷入陳軍戰船的圍攻之中。
鐵鎖連環的陳軍車船,如同絆馬索般攔住了幾乎勢不可擋的周軍大艦,無數袒肩露臂的水軍士兵,口銜尖刀不顧箭矢奮力攀上敵艦展開血腥的白刃戰。
鐵汁倒下,所觸之處皮膚糜爛,雙方對射箭矢的同時,又互相投擲生石灰,粉末沸沸揚揚落在甲板上如同白霜一般,隨后被濺射的血滴染紅。
刺耳的木材斷裂聲中,不斷有船只沉沒,沖天的廝殺聲里,不斷有生命消逝,雙方戰艦的拍桿不斷起落,激起陣陣血霧,而后續戰船也源源不斷加入戰斗之中。
雙方戰船越聚越多,在江面上戰作一團,鼓聲喧天不絕于耳,傳到南岸湓口城處,在城頭觀戰的江州刺史、永嘉王陳彥看在眼里,心急如焚。
他雖然沒打過水戰,但舉目遠眺,總覺得戰況對己方不利:雖然雙方相持,但周軍在上游,時間拖得越久,對其越有利。
陳軍位于下游,要靠著車船頂著對方來個寸步不讓,人踩水輪遲早要力竭,所以戰局再這樣膠著下去,己方遲早要撐不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喀喇|
和政县|
浙江省|
手机|
奉节县|
开化县|
台南市|
获嘉县|
浪卡子县|
顺义区|
萨嘎县|
五华县|
孝义市|
疏附县|
桃源县|
永济市|
邓州市|
航空|
荆州市|
达尔|
闵行区|
东莞市|
福海县|
大厂|
文昌市|
和龙市|
西昌市|
察雅县|
广河县|
黄平县|
嘉禾县|
东山县|
炎陵县|
灵寿县|
连南|
丽江市|
周至县|
大邑县|
防城港市|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