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史上最憋屈行軍元帥-《逆水行周》
第(1/3)頁
行軍,意指用兵,和駐軍的意思正好相反,當駐守某地的“駐軍”出征時,即變成了“行軍”,對于此時的周國來說,行軍是軍隊出征制度專稱的特定含義。
“行軍”最初是授予出征軍統帥的冠號,出征軍統帥例以總管或元帥為職號,稱為“行軍總管”或“行軍元帥”。
行軍制度有臨時性,是根據戰爭的需要而設置,戰爭爆發的突然性和時間、地域的不固定性,決定了行軍也具有同樣的屬性,臨時設置,事后取消。
兵力也無定制,完全依據實際情況安排,行軍元帥統領的行軍總管數量也不恒定。
某些時候,行軍總管和行軍元帥的職號又會冠前輟,以出征的戰區地名或作戰方向之名,譬如“某某道行軍總管”或“某某道行軍元帥”。
如今,黃州總管、西陽王宇文溫,獲得了他人生中的一個新成就:被朝廷任命為嶺南道行軍元帥,若是干得好,還有個隱藏任務:都督嶺南各州諸軍事。
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他被人陰了。
嶺南道行軍元帥,要承擔嶺南方向的進攻任務,干得不好就是丟臉,若干得好就可以去嶺南煙瘴之地,至于什么時候回來,呵呵。
朝廷今年竟然就要對陳國用兵,宇文溫有些意外,但也算是情理之中:歷史上的這個時候,隋國就是于此時進攻陳國,最后一統天下。
這是個好兆頭,所以雖然朝廷有窮兵黷武的嫌疑,但宇文溫沒意見,陳國這冢中枯骨早就該解決了,所以他等著做行軍總管,結果到頭來卻成了行軍元帥。
行軍元帥比行軍總管高一級,可宇文溫高興不起來,因為這涉及到一系列齷齪內幕,如同孫行者般,他的頭上被人戴上了金箍。
朝廷要對陳用兵,不光是要盡收江北的淮南土地,還要一鼓作氣渡江攻下建康平定陳國,那么沿著上千里的長江展開全線進攻便是理所當然,故而光是一個行軍元帥就不夠了。
長江防線,由中上游的三峽峽口至洞庭湖口為西段,洞庭湖口至彭蠡湖口(后世的鄱陽湖)之間江面為中段,彭蠡湖口至建康以北的京口為東段。
三個戰略進攻方向,所以需要設置三個行軍元帥。
這樣的布置是理所當然,同時從東、中、西三個方向進攻,陳軍必然首尾難顧,中上游的水軍也沒辦法馳援下游建康,方便周軍強渡長江直取建康。
但問題隨后而至:負責進攻中游的行軍元帥,非山南道大行臺尚書令宇文明莫屬,萬一他打得順手怎么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宜黄县|
碌曲县|
张家界市|
红安县|
翼城县|
雅江县|
长丰县|
九寨沟县|
大邑县|
漳平市|
出国|
依安县|
楚雄市|
宁河县|
瑞安市|
鹤庆县|
莎车县|
肇源县|
长宁县|
碌曲县|
舒兰市|
永修县|
贵州省|
志丹县|
巴林右旗|
苏州市|
海阳市|
东山县|
油尖旺区|
西藏|
手机|
湘西|
南雄市|
永泰县|
洮南市|
辛集市|
阿克陶县|
云浮市|
宁河县|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