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你不要騙我-《逆水行周》
第(2/3)頁
楊濟對于劉炫偽造書籍的事情,他有自己的一些‘淺見’,難得遇到極其合適的傾訴對象,自然要高談闊論一番。
史書所載,劉炫獻《連山易》、《魯史記》有一百余卷,若按每卷字數幅度估算,足足有九十余萬字,這是什么概念呢?
《論語》,不過萬余字而已,劉炫獻的書,以字數來計抵得上九十本論語,這種規模的書籍,不要說為了騙賞錢臨時起意現編,就是東拼西湊抄別的書湊在一起,都要花上不短的時間。
更別說東拼西湊的同時,還得‘潤色’,將不同文風的內容‘融合’,不然別人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首先是《連山易》,所謂‘易’,即卜筮之書,這種書光靠臨時胡編可不行,卜筮之術須得體系嚴整,文字古奧,從頭到尾要能夠自圓其說,很難在短時間內憑空捏造出來。
所謂“連山”,在南北朝時已有《連山》一書,北朝酈道元所著《水經注》就引用過《連山》的內容,酈道元的年代,大概“迄今”五六十年。
而三十多年前身亡的梁元帝蕭繹,其手上就有《連山》數十卷,這說明在南北朝末期、初隋時期,應該是有《連山》或者《連山易》流行于世。
而劉炫自稱對于《周易》不是很擅長,那他為何敢偽造易學之書?劉炫是經學名家,即便要作假,也該在其擅長的領域作假,這樣才比較“拿手”,為何獨獨選了自己不擅長的易學?
其二,劉炫所獻《魯史記》,看書名應該是魯國史書,而《春秋》、《左傳》這些讀書人耳熟能詳的名著,正是根據魯國國史而編,劉炫怎么敢明目張膽憑空作偽?
朝廷負責‘驗收’書籍的官員自當是飽學之士,劉炫所獻之書是否偽作,只需要拿《春秋》、《左傳》與之對照便能知曉,又何須事后經人告發才‘恍然大悟’?
其三,劉炫年輕時曾在收藏有許多古籍的劉智海家求學,極有可能是見過未曾流傳于世的上古書籍,與當世所傳史料有些不同。
所以劉炫所獻《連山易》和《魯史記》很可能不是偽造,而是根據他自己所看典籍和史料,在眾人所知版本的基礎上做了增補。
“大王開辦求學社,出版書籍無數,當知古籍尤其是先秦古籍,若能流傳至今,必然會有許多版本對吧?”
宇文溫聞言點點頭,這個時代的古籍,確實存在多種版本的問題,尤其是先秦古籍,都是竹書,時間一長就容易腐朽散亂,需要靠人工謄抄。
錯漏在所難免,而不同的人謄抄,錯誤之處又有不同,這樣歷經幾百年,到底誰手上的書是“原裝正版”,就很難說了。
更別說秦始皇焚書坑儒,許多先秦古籍從民間消失,官藏書倒是有,奈何楚霸王一把火燒了秦宮,許多書籍葬身火海,只有民間收藏家手里殘存些許。
這樣會出現一個問題:原版先秦古籍沒了,若有民間傳世的書籍,而每個藏家手里的書相互間內容有出入,那么誰的才是“正版”?
只能靠經學名家們考證,每個時代的考證結論又會有不同,可能某卷先秦古籍在漢代被考證為真書,到了魏晉時又被考證為“偽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市|
石泉县|
达州市|
遵化市|
高台县|
木兰县|
柏乡县|
且末县|
雷波县|
武宁县|
东城区|
电白县|
睢宁县|
隆德县|
宁海县|
得荣县|
阿巴嘎旗|
五大连池市|
阳原县|
吴川市|
平度市|
信宜市|
新晃|
响水县|
太和县|
资兴市|
田东县|
天气|
汉沽区|
西华县|
江口县|
天峨县|
师宗县|
永登县|
台南县|
南城县|
海城市|
平泉县|
苏州市|
延吉市|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