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樣式-《逆水行周》
第(2/3)頁
宇文溫在黃州帶了將近七年,對這里的氣候已經習慣,但熱天行軍打仗確實很辛苦,所以現在手頭寬裕之后便想辦法要改善。
行軍打仗,沒有鎧甲不行,但穿著重甲列陣作戰又容易中暑,他想改良的就是鎧甲,新樣式的鎧甲要在兼顧防護力的同時,盡量不那么‘捂’。
作為‘不正常人類’,宇文溫對許多經典鎧甲樣式有印象,鎧甲發展到極致就是板甲,歷史上的板甲有全身甲、半身甲、胸甲等樣式,但無論哪種,以目前黃州軍器監的能力都沒辦法大批量制作出來。
雖然有了水力鍛錘,但大面積鐵板的制作工藝還不成熟,這是冶煉技術拖了后腿,不是說做不出來,而是無法廉價的做出來:廢品率太高。
要提升軍隊的被甲率,就要考慮到多方面因素,價格最關鍵,所以宇文溫退而求其次,所謂‘西陽鎧’的樣式,依舊是以札甲為主,環鎖鎧(鎖甲)為輔。
其實可以理解為將士內穿環鎖鎧,外面再穿一件札甲(裲襠鎧)。
經過一年多的試用,發現一些問題,這種鎧甲組合方式容易造成“過度防護”,并且造成材料浪費,所以宇文溫要考慮推出新款‘西陽鎧’,只是一開始時有些糾結:
是對舊款進行改進,還是重新設計?
楊濟的建議是重新設計,宇文溫見其如此積極便松了口,讓楊濟先畫出示意圖看看,結果圖出來之后一看就覺得不對勁:
八瓣明鐵盔,上有小旗,士兵身著無腿裙的對襟短罩甲,一般將官身著有腿裙的對襟長罩甲,外帶一副鐵甲臂手,臂手是將鐵片用皮帶和鉚釘連接,可以保護從肩膀開始到手背的一整條手臂。
宇文溫怎么看都覺得‘眼熟’,后來大概腦補了一下身著此等鎧甲的軍隊是何模樣,然后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明軍的裝扮?
血色殘陽,黃州府城內,據城死守的湖廣總兵宇文溫、副總兵楊濟,與傷亡慘重的軍民一起同破城的清兵肉搏,最后力戰而亡以身殉國?
好嘛,這種場景不可能發生,而“大明風”的鎧甲其實也沒什么,不過那頭盔上的避雷針是怎么回事?雷雨天野戰會不會被雷劈啊?
楊濟的設計還算不錯,也說得宇文溫動了心,但他考慮到實際情況,在這種明軍鎧甲樣式上做了修改。
首先,兜鍪(頭盔)樣式不變,還是這個時代常見的款式,那個頂部有小旗的八瓣明鐵盔免談,宇文溫不想自己的兵頭上有個避雷針。
其次,明軍罩甲是無袖的,西陽的罩甲要加上‘短袖’,并且是環鎖鎧樣式,就如同后世的T恤般,而其開襟方式也得改。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阳县|
枝江市|
无锡市|
南澳县|
东阳市|
乌兰浩特市|
开化县|
托克逊县|
依安县|
夏河县|
五莲县|
赫章县|
牡丹江市|
新河县|
寻甸|
社旗县|
镇坪县|
兴和县|
湖口县|
临澧县|
安新县|
林甸县|
富裕县|
磴口县|
休宁县|
壤塘县|
朝阳市|
华坪县|
会东县|
区。|
五峰|
灌云县|
鹤峰县|
宁南县|
谷城县|
固始县|
清丰县|
临沂市|
泽普县|
广丰县|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