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五章 羈絆-《逆水行周》


    第(1/3)頁

    楊廣出家了,在建康城的靈曜寺剃發為僧,為他剃度的,是高僧智顗,宇文溫對此頗為感慨,為這師徒倆的‘重逢’感到由衷的高興。

    智顗禪師,是這個時代的高僧,高到什么程度宇文溫不知道,但知道這位是鼎鼎有名的天臺宗創始者。

    為什么知道?因為那個時代他去天臺宗祖庭——國清寺(天臺寺)游覽,看過介紹資料。

    當然歷史上的這個時代,天臺宗還是初創階段,而天臺山上的國清寺(天臺寺)也還沒有建起來,不過智顗禪師確實和楊廣有交集。

    原本的歷史里,隋國平陳統一天下,然而江南叛亂不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隋國對于江南佛教采取高壓政策。

    隋文帝楊堅,自幼為尼姑撫養,其本人崇佛,但卻對江南佛教采取了強硬的高壓政策,平定江南之后,下令一州之內只許有佛寺兩間,多出來的寺廟一律搗毀。

    這和楊堅一直奉行的崇佛政策背道而馳,當年周國天元皇帝宇文赟忽然去世后,他剛一執政,便一改周武帝滅佛的政策,大倡佛法。

    后來登基為帝,便昭告天下任由百姓出家,還鼓勵營造佛像,使得隋國國內佛教再度繁榮起來。

    結果這位在長江以北倡佛,在長江以南毀佛,激起南方佛教僧人以及信徒的強烈不滿。

    陳國滅亡,但江南各地豪強依舊不服,隨即爆發大規模反隋叛亂,雖然叛亂主體是豪強,但佛教徒也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有的叛軍首領信奉佛教,而有的寺廟直接資助并參與叛亂,甚至寺廟本身也成了叛軍據點,

    在隋軍的四處出擊之下,反隋叛亂雖然平息,但江南佛教界的敵對情緒依舊存在,所以出鎮揚州的晉王楊廣,開始著手安撫江南佛教勢力的代表人物。

    他采取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在江都(揚州)設置“四道場”,把江南各地的名僧召集起來,在尊崇佛教的名義下,加強對南方佛教界的管理和控制。

    所謂“道場”,是指佛、道二教的寺廟與道觀,而楊廣設立的四個道場,廣泛招引天下名僧高道,尤以江南人物為主,而智顗禪師便是其一。

    晉王楊廣對南朝高僧的籠絡,可謂不遺余力,而最明顯的就是智顗禪師,這位高僧在陳國時便已受陳國皇帝隆重禮遇,陳亡之后屢次謝絕隋廷的征召。

    為了邀請對方來江都,楊廣甚至在親筆信中自稱“弟子”,接連幾次盛情邀請后,智顗禪師才動身前往江都。

    楊廣設千僧法會,正式拜智顗為師,并受菩薩戒,和智顗是師徒關系,而如今,這位前世的師徒倆,又成為師徒了。

    還是真正的師徒,這是穿越時空的羈絆!宇文溫感動得多喝了幾杯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市| 长子县| 中阳县| 桑植县| 余干县| 繁昌县| 东城区| 枣庄市| 丰镇市| 神木县| 霞浦县| 彝良县| 启东市| 呼图壁县| 平阴县| 华容县| 高阳县| 莆田市| 海口市| 贡山| 信丰县| 文昌市| 邵东县| 敦煌市| 法库县| 石城县| 奉新县| 阿拉尔市| 柳林县| 贡嘎县| 贞丰县| 阳山县| 林州市| 克东县| 江都市| 长宁区| 调兵山市| 晋江市| 永定县| 白河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