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其人如何-《逆水行周》
第(2/3)頁
一路向西前進,半路所見一是南側的江堤,二是一座規模不小的軍營,三是道路北側那一大片農田。
江南河溝縱橫,湖泊星羅棋布,一到雨季就發大水,要想開墾農田就得興修水利,而江堤、河堤完善的黃州西陽地界,到底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
入了西陽城,坐在馬車里的李淵急切間看不清城內情景,待得安頓好后上街轉轉,結果先被書肆吸引過去。
聞名已久的一“本”書,就是發源于黃州書肆,各家書肆賣的書種類很多,書籍用紙和“印刷”都很不錯,一本本的“線裝本”,擺放和翻閱都很方便。
然后就是布店,一車車的布運到布店,然后沒多久便被客商拉走,李淵見著此情此景,大概明白了為何巴口港如此繁忙。
商業繁華,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付賬,李淵平日不太接觸買賣,但也知道大宗交易時支付是個大問題,動輒數車的銅錢,運輸起來那可真是要命的。
然而西陽城里沒見著運錢的馬車,無論是書肆還是布店,各家店鋪的交易看起來都很輕松,客商憑著幾張紙就能帶走大量的貨物,這種紙叫什么來著?
“叫流通券,實際上是起到替代銅錢的作用,正如叔德所說,動輒數輛車的銅錢,交易起來太麻煩了。”
“流通券?我記著店鋪掌柜說過,面值有壹匹、拾匹甚至有壹千匹的,這是何意?”
“就是字面的意思,上面的面值寫著多少匹布,那就能換多少匹黃州精織布。”
許紹早知道李淵會問這個問題,他的親朋好友來到黃州,基本上第一個問題就是關于“流通券為何物”,解釋了不知道多少遍,所以再次解答不成問題。
簡要的介紹后,李淵對流通券有了大概的了解,只是心中依舊還有疑惑,沉吟片刻問道:“當年的‘永通萬國’錢,號稱一當十萬,結果沒多久便無法推行,這流通券為何能夠如此?”
“叔德定是想歪了,流通券是黃州布商聯保的一種兌換憑證,并非官府發行的錢幣,而且只在西陽城里流通,為何不能?”
“嗣宗的意思?”
“首先,最關鍵的是信用...”
許紹進入“解說”狀態,說辭自然是從宇文溫那里學來的,這玩意剛出來時,他也搞不清楚到底真么回事,和郝吳伯琢磨了許久都是懵懵懂懂。
李淵聽著聽著發現自己好像聽懂了,又好像聽不懂,流通券的“原理”太過匪夷所思,古往今來從未見有記載,不過有一點他倒是明白無誤,流通券能夠“流通”,靠的是信用和方便。
“邾國公的想法向來讓人摸不著頭腦,可最后實施起來效果好得很,不說別的,叔德乘船來西陽時,想必見過江堤了吧?”
見著李淵點點頭,許紹繼續說道:“叔德覺得修筑如此規模的江堤,到底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
“呃...怕是不下萬人吧?石料什么的更不會少。”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綦江县|
东宁县|
贵阳市|
昭觉县|
鲜城|
南投县|
高阳县|
堆龙德庆县|
独山县|
塘沽区|
凤冈县|
乐亭县|
萨嘎县|
金阳县|
安吉县|
特克斯县|
兴山县|
梨树县|
海丰县|
庄浪县|
崇义县|
永宁县|
武平县|
普兰县|
万荣县|
沙坪坝区|
澳门|
格尔木市|
威海市|
余庆县|
鹤峰县|
烟台市|
光山县|
驻马店市|
五家渠市|
瓮安县|
灌阳县|
香河县|
永济市|
富蕴县|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