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七十章 隱患(續)-《逆水行周》


    第(1/3)頁

    聽得宇文溫這么一問,章華點點頭,對方看起來不像是在敷衍他,要繼續打聽說明對話題感興趣,所以心中稍微寬慰,喝了口茶繼續說下去。

    兵役的問題是頑疾,而另外有一個也同樣是頑疾:戶調折錢。

    百姓每年要交田租、戶調,田租是米、麥、粟等糧食,戶調是布帛等實物,數百年下來都是如此,不過南朝卻有些特別,布帛中的一半,要折錢繳納。

    南朝經濟興盛,銅錢需求量大,朝廷為了增加手中的銅錢存量,要求百姓繳納戶調時,要將一部分實物換成等價的銅錢上繳。

    這樣一來,朝廷也省下了將實物賣掉換成銅錢的步驟,把這個步驟轉由百姓負責。

    稍微麻煩了些,但也麻煩不到哪里去,這中折錢法看起來似乎也沒什么,可實際上卻能把百姓壓垮。

    章華舉例,一戶百姓每年上繳戶調布兩匹,按官府的要求,上繳的是一匹布,還有與一匹布等價的銅錢,看上去沒什么問題,可實際上問題很大。

    一匹布等價多少銅錢?

    這個價錢,只有官府定的才算數。

    官府對一匹布等價多少錢進行定價,依據的是布匹的市價,這看上也很合理,可問題就在于,布匹的市價是按照蕭齊時期的行情定的。

    換句話說,那價格從一百年前的蕭齊開始一直沿用到現在,每匹布的定價是五百五十文。

    而如今布匹的市價,也就一百文左右。

    “這樣一來,實際上百姓要交的戶調,已經暗中增加了許多?”

    “正是!”

    章華說到這里痛心疾首,按理百姓需要上繳的布也就是兩匹,其中一匹布要折換成“等價”的銅錢,拿去市場按市價出售得一百余文,可官府收的“等價”錢卻是五百五十文,遠高于市價。

    所以百姓得多賣四匹布,才能湊夠一匹布的“等價”錢,那么要上繳的戶調,是一匹布加五匹布,這樣一來實際交出去的布由兩匹變成是六匹...么?

    錯!官府收銅錢,可對銅錢有要求,必須是好錢,剪邊錢不收。

    剪邊錢又稱“剪輪錢”,那是有人為盜銅而剪去銅錢的邊廓,原本圓形的錢,缺了一邊甚至多邊,由圓形變成不規則的多邊形。

    這種錢官府不收,但市面上流通的銅錢大多都被剪邊,也就是說百姓出售布帛所得基本上就是這種剪邊錢。

    官府不收,那該怎么辦?

    好辦,有店鋪可以提供好錢,百姓去那里換就行了,當然不可能是一比一兌換,按照行情來說,大約是一千二百文剪邊錢,換一千文好錢。

    “所以還得多賣一匹布,才能湊夠這所謂的‘等價折錢’?”

    宇文溫有些無語,周國繳納戶調不玩這種花花腸子,可即便如此他能想通其中關鍵:這是朝廷變相加戶調。

    “以前是,現在不是,行情已經看漲,一千二百八十文剪邊錢,才能換一千文好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城市| 萍乡市| 陇川县| 盐池县| 新干县| 台南县| 东台市| 浦北县| 翼城县| 余江县| 永定县| 青田县| 蒲城县| 佳木斯市| 永平县| 麦盖提县| 公主岭市| 博兴县| 甘孜县| 海原县| 富民县| 佛冈县| 桐柏县| 廉江市| 察雅县| 城固县| 晋中市| 玉溪市| 巴东县| 固阳县| 华池县| 绥阳县| 宁陵县| 香港| 安阳县| 涞源县| 青海省| 尚志市| 兴安县| 翼城县| 如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