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學霸中的學霸-《逆水行周》
使邸,面露喜色的劉焯告辭而去,宇文溫和鄭通送別了這位太學助教,轉回房間繼續交談,鄭通好容易找來的這個學霸,被學渣宇文溫成功忽悠,要時不時上門‘叨擾’。
鄭通此次跟著宇文溫來鄴城,負責招攬人才,奈何以巴州刺史的號召力來說很寒酸,所以是抱著有棗沒棗打一桿的心態來‘挖墻角’。
宇文溫“巴州刺史”的名號在鄴城不值錢,而鄭通的“巴州主薄”更不算什么,巴州不過是戶數萬余的正七命州,和動輒數萬甚至近十萬戶的北方大州比起來,不過是一個郡的水準。
但更關鍵的是,鄭通雖然有學識,但要進入上層學問圈套近乎就是妄想,在這個魏晉風度依舊的時代,不但仕途有“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的潛規則,就連做學問也難免受到波及。
雙方一見面,自然是要表明身份,官職倒是其次,首先報的就是自家郡望,也就是出身如何,旁人一聽這位巴州主薄姓鄭,自然而然就打聽起來:“莫非這位鄭主薄出身滎陽鄭氏?”
不是?啊,鄭主薄一口南音,想必是南陽鄭氏?不確定?那鄭主薄郡望何處?沒有郡望?
聽說鄭主薄對經學頗有研究,不知師從何處?什么,未投名師,乃是尋常鄉學?
郡望,師門都沒什么名堂的鄭通,沒資格進入鄴城上層學問交際圈,按著后世那句話改改來說就是:你也配和我們討論學問?誰引薦你來的?
當然大家都是讀書人,以禮相待還是要有的,只是那軟釘子讓鄭通碰得頭昏眼花,想和高門子弟談笑風聲,他一個連寒門出身都不是的小官,沒有資格。
寒門,比起士族來悲催很多,但寒門可不是誰都有資格自稱的,寒門大多為中小地主,士族看不起寒門,可鄭通這種憑著俸祿過活的小官,沒有基本的田地打底,連寒門都算不上。
對于這種境遇,鄭通早有思想準備,畢竟南朝的這種風氣比北朝還要強,他早就習慣了所以無所謂,眼見著要去上層學問圈無望,他便試圖結交尋常讀書人。
宇文溫要在鄴城買很多書,鄭通便借著機會接觸傭書從業者,畢竟鄴城里許多有學問的讀書人家境不怎樣,經常靠著傭書補貼家用,鄭通也借著尋訪名著的機會,和太學里的博士、助教套近乎。
劉焯便是他發現的一個人才,這位的學問可了不得,他是河北信都人,師從一眾大儒,寒窗苦讀十余載,終于學有所成,與其窗好友劉炫一起被并稱“二劉”,在齊國時以儒學知名,被聘為州博士。
劉焯不但精通經史子集,還研習《九章算術》、《周髀》等算術典籍,以及《七曜歷書》這類天文律歷,北魏、北齊年間的天文、歷法學家張子信,其編撰的著作也有研習。
周滅齊,然后又爆發內亂,大象二年戰爭爆發時,已入京(長安)的劉焯正好在河北家鄉,長安自然是去不了了,而周國在鄴城又有了朝廷,如今他被任命為太學助教,在鄴城居住。
劉焯其人,學問自然是沒得說,鄭通決定對其打主意,卻是因為另外一個緣故:這位的人緣不太好,在太學有被排擠的情況,對于現狀有些不滿。
原因很簡單,首先太學的博士們論學問甚至還稍遜劉焯一籌,可關鍵是劉焯出身一般,辯論起來又不給面子,博士及其學友們忍不下這口氣,所以暗地里的排擠是免不了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劉焯做人有問題,也許是讀書讀太多的原因,與人交際有些不夠圓滑,尤其討論起學問來有傲氣,經常不經意間出言傷人,類似“這個問題連蒙學幼童都知道,你竟然不知道?你是怎么學的啊!”
久而久之連同僚都開始不待見他,所以劉焯在太學過得不是很舒心。
這是鄭通私下里打聽到的情況,他覺得劉焯有大學問卻對現狀不滿,所以起了‘挖墻角’的心思,當然巴州對其的吸引力幾乎等于沒有,所以要下猛料。
首先就是要在學術上吸引對方,劉焯以其學問水平不需要到巴州‘求學’,但這位同時精通天文、算術,而宇文溫正好有絕招可以‘克制’。
天文方面,用天文鏡就足夠了,天文鏡能窺破‘天機’,但只在巴州才有,這已經讓劉焯心如貓撓,而宇文溫隨后拋出的‘三角函數’,則是在算術方面吸引了劉焯的注意力。
方才宇文溫連哄帶騙,用三角函數這從未出現在中原算術典籍中的名詞,說得劉焯昏頭轉向,當然宇文溫說的只是皮毛,這玩意他高中畢業后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使出了絕招。
“巴州司馬楊濟,精通西洋算術三角學秘籍《大測》,其中三角函數的算法有數種,此書又有《割圓吧、情侶小旅館...呃,不對,是各種餐飲業、書肆、出租屋連帶著筆墨紙硯的銷路都會大增,一想到商機無限,宇文溫笑得眼睛又瞇起來。
“所以呢,楊濟你就好自為之了,劉焯要是到了西陽城,可是要真刀真槍來個論戰的...”(未完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涟水县|
大埔区|
丰都县|
凌海市|
探索|
西贡区|
长白|
玉溪市|
泰宁县|
伊宁市|
当阳市|
丹江口市|
修武县|
北票市|
民乐县|
河间市|
花垣县|
江华|
当涂县|
丹东市|
郁南县|
左权县|
长垣县|
大姚县|
嘉义县|
龙井市|
耿马|
扬州市|
田阳县|
西充县|
曲沃县|
茶陵县|
桑植县|
策勒县|
四会市|
平顶山市|
买车|
贵阳市|
岳池县|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