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從撒馬爾干到長安-《逆水行周》
第(1/3)頁
宇文溫看著面前這位胡人,鄴城西域番商多,其中的豪商巨賈也不少,所以有胡人上門到不覺得意外,他微笑著問道:“安伽之子安吐羅?令尊如今還好么?”
“回郡公,家父已病故四年有余。”安吐羅答道。
“本公依稀記得,安薩保是葬在長安東郊外吧?”宇文溫忽然說道,安吐羅聞言略微一愣,隨即點點頭:“家父正是葬在長安東郊七里處墓區。”
“坐。”
“謝郡公。”安吐羅又一禮,隨后坐下,他笑著對宇文溫說道:“家父名諱竟然能為郡公所知,安某不勝榮幸。”
“昔年在長安,本公時常到東市走動,安薩保的名諱自然是知道的,未曾料安掌柜竟然在鄴城,如今楊逆篡國,本公也不知何時才能回去看看,不過想來這難不住安郎君吧。”
“郡公說笑了,安某經商為生,冒險穿梭各地習以為常,可不敢勾連敵國。”安吐羅即要展現自己的能力,又要避免對方懷疑自己是隋國細作。
宇文溫笑了笑,這位粟特人安吐羅,果然是做生意的料,說起話來圓滑得緊,如此年紀就能上門談大買賣,想來在家族中地位也不低。
安伽,字大伽,粟特人,周國同州薩保,于四年前也就是大象元年去世,卻未在同州本地下葬,而是葬于長安城近郊墓區,想來是朝廷給予的待遇。
粟特人,中原又稱之為昭武九姓、九姓胡、粟特胡,是漢代至宋代時期活躍于絲綢之路的商業民族,以擅長經商聞名于歐亞大陸,多豪商巨賈,富可敵國。
粟特本土位于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中原所稱為烏滸水和藥殺水,是為河中地區)之間,其主要范圍為后世的烏茲別克斯坦,還有部分地區在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
在粟特地區大大小小的綠洲上,分布著一個個大小不同的邦國,其中以撒馬爾干為中心的康國最大,它通常是粟特各城邦國家的代表。
撒馬爾干即為撒馬爾罕,意思是“肥沃的土地”,為中亞名城,亦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
又有以布哈拉為中心的安國,位于蘇對沙那的東曹國,劫布坦那的曹國,瑟底痕的西曹國,弭秣賀的米國,屈霜你迦的何國,羯霜那的史國,赭時的石國等。
中原以其國數為九統稱“昭武九姓”,即康、安、曹、米、何、史、石、火尋、戊地,當然粟特城邦國家不止九個,而九姓亦未必都是粟特人。
粟特人從未形成統一帝國,憑著經商的天賦,為一個個征服者帝國服務,隨著西域時局變亂,大量的粟特人沿著絲綢之路東行,經商貿易,許多粟特人就此移居中原,子子孫孫住了下來。
每個粟特商隊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他們一路向東定居,從撒馬爾干開始,沿著絲綢之路進入中原,在疏于勒、龜茲、沙洲、涼州、并州、長安、洛陽、相州,甚至幽州都有粟特人的定居點。
數百年不斷經營下來,從撒馬爾干到長安,甚至到中原東北隅的幽州,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粟特人貿易鏈,中原的粟特人購買絲綢或者生絲,賣給西域的粟特人,而西域的粟特人亦帶來西域奇珍,賣給中原的粟特同胞。
粟特人在草原上的定居點稱為部落,在中原的定居點稱為聚落,粟特商隊在行進途中,也吸納其他許多西域民族,如吐火羅人、突厥人,所以粟特聚落也被稱為胡人聚落。
粟特商隊的首領稱為薩保,同時也引申為粟特聚落的統治者,而粟特人信仰襖教(拜火教),所以聚落里大多立有襖祠,薩保亦是主持宗教儀式的祭司,算是政\教合一的首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泸溪县|
景谷|
旅游|
麟游县|
兴隆县|
福州市|
高唐县|
随州市|
宁海县|
平谷区|
新河县|
区。|
晴隆县|
海丰县|
民县|
巴彦淖尔市|
江油市|
武功县|
岑溪市|
澳门|
屏东市|
富蕴县|
望奎县|
鲁甸县|
泰顺县|
汶上县|
德昌县|
克拉玛依市|
惠州市|
武陟县|
印江|
缙云县|
巧家县|
沙河市|
望奎县|
湖口县|
伊宁市|
唐山市|
平度市|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