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得意忘形-《逆水行周》
第(1/3)頁
見著楊麗華不識相,宇文‘叫獸’便要舉例說明‘思想放開’的重要性,他說雇傭的人數還只是其一,關鍵是連帶的產業繁榮。
以連帶煉鐵爐的大型鐵匠鋪(冶鐵坊)為例,首先鋪主得雇傭鐵匠又要招收學徒,然后還得招募爐工煉鐵,又得安排這些人吃住。
煉鐵爐要煉鐵得有原料,所以需要鐵礦供應,那么鐵礦主的生意就上門了,而鐵礦自然是要雇傭人手去挖礦,人手可不能少。
挖得了鐵礦,要把它從礦場運到鐵匠鋪,那么需要雇人運輸。所以別人的生意就來了。
走水路得雇船,到了碼頭要雇勞力卸貨,走陸路需要雇傭更多的馬車夫,無論是車還是船,需求量一大那么車匠、船匠、伐木工的生意就上門了。
鐵礦運到了鐵匠鋪,原料解決了還需要燃料,所以木炭的需求量就大了,那么炭窯主就有生意上門,所以他的炭窯也得雇傭人手。
甚至小家小戶自己制炭來售賣也行,而大量的木炭運輸到鐵匠鋪,車、船夫的生意也就有了,一個生意紅火的鐵匠鋪,無形之間就帶動起這么多的產業一起發財。
以此類推,其他類似產業也會帶動相關需求增加,產業興旺那么雇傭的人就變多,聞風而來做工掙錢養家糊口的人也會聚集在城里,他們需要安家落戶,需要買米買菜。
這樣一來城里居民可以出租房屋,各家米行、市場生意也會火起來,甚至周邊的農民和菜農也能挑米挑菜進城售賣,人一多那酒肆茶館的生意也能變好,擺攤賣炊餅之類的小攤販生意也能變好。
飲食需求增加,連帶著養雞、鴨、魚、羊、豬的人生意也好起來,這就是此類商人帶來的好處。
“這就是所謂的產業鏈。”宇文‘叫獸’語重心長的說道。
“可是,也得這鐵匠鋪生意紅火才行...”楊麗華再度提問,其實她還想說周國是鹽鐵專營,雖然不知道鐵匠鋪的具體情況,但是能有煉鐵爐又上規模的怕已是官府管轄,哪里輪得到商人來經營。
“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宇文‘叫獸’開始激動起來,“如何讓做出來的鐵制品需求量增大?”
他說需要鐵制品的無非就是耕和戰,開荒種田需要鐵制農具,所以一開始的需求量會很大,但是買了鐵制農具的農戶除了損耗外不會再添購,而開荒也得有荒地,或者有新的百姓定居下來要授田。
巴州的荒地是有限的,愿意遷過來的百姓也是有限的,所以還得另一個用途來支撐需求量。
那就是打仗,打造士兵們的鎧甲、武器都需要大量的鐵,而且這里面尤其箭矢是消耗品,雖說野戰時‘臨陣不過三矢’,但戰斗形式是多樣化的不能一概而論。
例如守城或者攻城,雙方弓箭手對射那就停不下來,當然拉弓放箭要力氣,而弓箭手的力氣是有限的,綜合考慮下來,按一人一日射箭四壺共八十支算。
圍城或者守城時的弓箭手不能少,以兩千弓箭手計,從早到晚放箭時不時休息一下,一天下來那就是十六萬支箭,一支普通羽箭的鐵箭鏃重量若以四錢計,就是消耗鐵箭鏃四千斤,城池攻防戰要是耗上十天半月,用掉的羽箭可不少。
雖然戰場上羽箭可以回收,但戰前該準備的還是得準備,事后回收的羽箭也未必多,尤其水戰時落入水中的箭就等于沒了,更別提那些箭鏃更重的破甲箭,所以光是羽箭的耗鐵量就不小。
這還是一般的戰斗,如今周、隋兩軍在交戰,戰火從黃河蔓延到長江邊,別的不說,光是山南周軍消耗的羽箭就不低,所以只要有仗打就不愁鐵匠鋪的生意不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嘉荫县|
嘉荫县|
清新县|
永丰县|
蒲城县|
罗江县|
景德镇市|
双桥区|
永康市|
西乡县|
同江市|
同仁县|
舒城县|
固原市|
张家口市|
康定县|
娄烦县|
锡林浩特市|
板桥市|
酒泉市|
广河县|
竹山县|
肥东县|
环江|
同德县|
东台市|
鄄城县|
鹿邑县|
巴东县|
桓台县|
武义县|
丰县|
日土县|
长治市|
织金县|
绿春县|
年辖:市辖区|
顺义区|
丰顺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