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鐵索橫江西塞山-《逆水行周》
第(1/3)頁
秋天是農忙時節,尤其對于長江沿岸的農民來說是十分繁忙的季節,和北方不同南方尤其是長江流域種植的主要作物是水稻,所以收水稻及相應的農活能讓人累斷腰。
但對于陳國郢州地界的郡縣來說今年的秋收有些特別,因為他們沒有莊稼可收,江北周軍的第一次入侵便把郢州各地莊稼糟蹋一空,到了秋天田里哪里還有一粒稻谷。
郢州戶數一般,因為位置重要所以駐軍較多,原本憑著本州百姓種田所得養軍還稍顯不夠,如今顆粒無收而百姓悉數被擄去江北,郢州各地駐軍的糧草供應就成了難題。
夏口駐軍的糧草是從上游巴州用船運來,而夏口至武昌沿途駐軍的糧草則是陸路運輸,沒了船運用人推馬拉那么半路消耗的糧草也增多,奈何郢州絕不容失,所以供應駐軍的糧草就算咬著牙也要送達。
光憑上游巴州一州之力支撐郢州的后勤還不夠,下游的江州一樣要運送糧草至郢州,尤其是武昌城駐軍的糧草不能短缺,因為有燕磯和五洲這兩個周軍的釘子在,只能走陸路。
從江州出發的運糧隊沿江西出西塞山,再到了黃石磯后走西北面的道路去武昌,之前頻繁襲擾江南的周軍如今已經消停,似乎是忙著秋收的緣故無暇南渡。
有賴于此,西塞山駐軍算是松了口氣,只要周軍不來搗亂那么日子還是很好過的,當然能夠早日回家那就更好了,五月時陳國集結大軍西進收復郢州,因為威脅依舊的緣故士兵們都駐扎各地沒能回家。
尤其是被征召從軍的百姓,五月到現在數月時間過去了,隨軍駐扎下去不知何時能歸家,眼見著再過幾月就是年底,許多人的思鄉之情也愈發濃烈起來。
“唉聲嘆氣做什么,想家有何用?”一名士兵笑道,他身形干瘦膚色黝黑,頜下一個山羊胡子年約四十歲,另一人年紀輕些卻是唉聲嘆氣,加上是個地包天更顯得愁眉苦臉。
“這都秋天了哎...”地包天喃喃著,山羊胡說大伙家里都沒地,平日里起早貪黑的幫大戶干活,一年下來累死累活也沒多少剩的,如今在軍中好歹有口飯吃,雖然砂子也不少但總能混個肚飽。
地包天憂心忡忡說什么時候是個頭,官軍打不過江北的那個獨腳銅人只能守著,要等到郢州水軍恢復實力也不知猴年馬月,家里也不知道如何了。
“瞎操心,莫非將軍們要去打燕磯或者五洲戍才稱你意?”山羊胡哼哼著,“死在燕磯的有多少人你還不知道?如今在這西塞山混子日望風也不錯了。”
他兩個如今是在西塞山山頂烽燧值夜,這種苦差事有得選誰都不愿意做,他倆是抽簽抽中了下下簽才在這望樓上吹秋風,眼見著熬了大半夜又不能睡便聊天解乏。
西塞山南麓下駐泊著陳國水軍的一只主力船隊,水軍士兵連帶著岸上陸寨的兵馬,大多是五月時從建康西進的部隊,除掉作為精銳骨干的戰兵外,許多人都是如同他二人般是百姓。
這年頭做百姓可不容易,除了忙農活還得服力役、兵役,雖說明面上一年里需要服力役、兵役的時間也就各自一個月左右,但是真要被官府征發后就由不得自己了。
沒地說理,官府說怎樣就是怎樣,當然大家也是明事理的人,要是去修河堤或者從軍‘忙’起來一個月時間肯定不夠,關鍵是超出的日子又沒得發工錢或軍餉,長年累月下來也沒人把期限當回事了。
說白了他們在官府眼里就是連月錢都沒有的免費勞力,反正許多人家中也沒有田地,到軍中混碗砂拌飯也能勉強果腹,好歹江南水產豐富時不時捉些魚蝦也能開開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临清市|
集贤县|
清水县|
天水市|
周至县|
益阳市|
庆安县|
白水县|
颍上县|
辽源市|
大港区|
保靖县|
平乡县|
永靖县|
太仆寺旗|
宾川县|
梨树县|
榆树市|
富源县|
阿拉善左旗|
江源县|
嵊州市|
丰顺县|
古丈县|
基隆市|
方山县|
永兴县|
长沙县|
寻乌县|
綦江县|
巴塘县|
巴青县|
枝江市|
成都市|
通江县|
乐陵市|
治县。|
方正县|
论坛|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