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三章 聚沙成塔-《逆水行周》


    第(2/3)頁

    “使君,紅夷當真是用這種風車?”楊濟問道,這年頭只有他和宇文溫知道什么是紅夷所以也不怕別人聽出端倪。

    所謂紅夷者,明朝對紅毛荷蘭的稱呼,這當然是天\朝上國蔑視四方蠻夷的口氣但對方手上那紅夷大炮可不是鬧著玩的。一炮糜爛數十里是文人的意淫但這真的是利器,紅夷擅長器械所以宇文溫一說風車是紅夷所用楊濟就沒話說。

    “當真,比珍珠還要真...可也得有風啊...”宇文溫沒心思說了,風車的弊端當然就是要靠風。要是沒風再怎么犀利都沒用。

    中原傳統的立軸式風車他當然知道,優點也不少但是要造大就是有些麻煩,無論立軸還是臥軸式風車它們的效率本就不高所以要想辦法將風翼\風帆加大加長增加受風面積,尺寸越大那么立軸式風車效率低于臥軸式風車的缺點也就越來越明顯。

    看著塔上靜止不動的十字風翼他心中苦笑:負能量啊這是,前日去軍營住了一天看著兩千新兵被訓練得嗷嗷叫覺得這個世界是多么的美好結果現在...

    正意興闌珊間忽然風起,宇文溫先是愣隨即再度望向十字風翼卻未見動。原以為今日也就這樣了可隨后一陣大風吹來那十字翼開始緩緩的轉動起來。

    “走,進去看看!”他說完便向風車下的工坊走去,到了里面一看兩套器械已經開始緩緩運轉,隨著外邊風力的增大其運轉的速度也慢慢加快。

    首先是石碾,上邊放著做演示用的米已經開始被不停繞圈的石碾碾壓,另一邊那舂米的杵捶也如同啄木鳥般不停的‘點頭’。

    一切運轉正常,匆匆趕來的陳五弟等人見著這場景倒是頗為意外。他們沒想到這風車的能耐不錯不過觀念還是一時間改不過來。

    到處都是河流用水車推石磨不是更好么,當然冬天有的河水位低是個問題不過若是有牲口拉磨也是不錯。

    他們倒不是質疑宇文溫的決定只是認為靠著來無影去無蹤又時有時無的風來推動石磨或者舂米總是沒有底,花了一千貫筑起這么個玩意也只有宇文溫承受得起。

    宇文溫不在意眾人的疑慮,水力能用當然是優先但要推廣的話得等西陽郡地界的水利設施修好。只要是能節省人力畜力的東西他都要試試。

    風車工坊是個新事物,他給這座工坊配了專職人員負責測試、調試、維護,將運行成本、有效運行時間等相關事宜進行記錄,通過一年的試運行要用實際數據來評價在巴州建風車到底劃不劃算。

    確實是耗錢,但只要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

    。。。。。。

    巴河城外巴河(水)邊。一座煉鐵爐聳立在高處,一旁河邊的沙場上許多人正挑著一擔擔沙子向一個建筑走去,宇文溫和將領們則是在煉鐵爐旁圍觀。

    河沙選鐵,無奈的選擇但也不是無的放矢因為巴水在后世也有河沙選鐵,對于沒有像樣鐵礦的巴州來說這就是及時雨。

    興修水利需要鏟子、鋤頭、十字鎬,耕田需要鐵制農具和曲轅犁,收割稻谷也要鐵制鐮刀,打仗更少不了刀槍箭矢還有鎧甲,這都需要大量的鐵可并不是靠用錢就解決的。

    黃州州治黃城制鐵業興旺但產量也高不到哪里去所以鐵匠鋪的產品供不應求,宇文溫靠‘刷臉’可以弄幾批鐵制工具回來但是太多次就有些難看畢竟周邊那么多州郡也需要鐵。所以他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巴水源自北面的大別山脈其河沙豐富含鐵量不低,宇文溫決定采用河沙選鐵的辦法收集鐵礦砂作為煉鐵原料,這年頭沒有電所以一切都是土法上馬。

    靠著賣琉璃寶鏡和琉璃制品的機會他讓王越從各路客商那里收集磁石,天然磁石自然是有但客商們怎么弄到那就是對方的事,反正有磁石就有琉璃寶鏡弄不到那就免談。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龙门县| 周至县| 肇源县| 樟树市| 久治县| 九寨沟县| 陆川县| 紫金县| 厦门市| 清水河县| 潜江市| 泸溪县| 彭泽县| 永宁县| 济阳县| 托克逊县| 建德市| 宾川县| 阳信县| 湘潭县| 望奎县| 铜鼓县| 西平县| 桑植县| 五家渠市| 永和县| 宣城市| 蒙阴县| 兴宁市| 彭州市| 布拖县| 红原县| 镇原县| 峨山| 雷波县| 英山县| 平度市| 马鞍山市| 正蓝旗|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