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盟城初建-《少年大將軍》
第(2/3)頁
盟城眼下不算大,兩邊延伸入海的是兩個渡口,北邊的名字叫昔年,南邊的渡口叫來日,中間凹進去的正是大甘朝廷依據李落上奏,開山填海,應朝廷和東海諸族結盟之約,新建的商阜耀合。
如今的盟城一派新意,南北兩岸,千帆競發,海灣正中處的樓閣商鋪鱗次櫛比,沿著背靠的緩山,一道一道修筑了上去,有些已經落成,有些尚在修建當中,煥發出一股生機勃勃的意氣。
城里人流如織,有大甘的百姓商旅,還有不少的東海族民,摩肩接踵,好不熱鬧。
盟城是一座沒有城墻的城池,當日李落受命朝廷著手修建此城的時候,便曾傳書初陽東炎兩州總兵顧惜朝和水師總領虞子略,以及初陽州新任知州藍青書,言明此城不必修建城墻,依靠山勢和海灣的形狀自在而成。
盟城雖然受制于初陽州,但城中并沒有知府或是城主,而是和東海諸族一般立盟為約,有一個耀合會。
會中以九人為首,其中除了一個是大甘朝廷降旨任命外,其余八人要么是大甘沿海一帶有名望的商賈或者德才兼備的志士,再或者是東海各族推舉豪杰,兩者各有半數。
盟城之中的大小事務都由耀合會協商定奪,說是劃城自治也不為過。
正是因為盟城大異別處的行事風格,不過一年光景,盟城在東府一帶已經一躍為海商聚集之地,風頭之盛,大有后起之秀的模樣,在東府沿海諸州中隱然以盟城為首,比之南府宋家的渡口也不遑多讓。
城中少有官兵,城外三十里,顧惜朝駐扎著一支騎兵遙遙相護。
盟城崇尚自在,加上沒有城墻,這些過往商旅,大甘的或是外族的,都可以來,也都可以走。
久而久之,這些商旅都將盟城當成了自己的地盤,自然不能容居心叵測之輩亂了這里的安寧,雖說還不到同仇敵愾的境地,但再過些時候,這里就是大甘和東海諸族交融的一處妙地。
盟城百廢待興,當日修建這座城池的時候,大甘朝廷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兼有李落在朝中斡旋,官府派遣工匠數萬之眾,鑿山修路,破石為樓,數月時日就已初具規模。
后來又遷了不少商戶來這里,剛開始遷商旅來的時候,多少有些用強,不少人不愿意來,倒是宋家最有遠見,早早在盟城買下了好大一塊地,修筑宋家的商會倉房。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乐县|
福清市|
凤翔县|
武穴市|
竹北市|
儋州市|
陆河县|
泉州市|
佳木斯市|
三河市|
卓资县|
神池县|
彩票|
奇台县|
甘泉县|
乐陵市|
乌拉特后旗|
灵台县|
汕尾市|
博野县|
务川|
灵宝市|
本溪市|
武胜县|
伊宁市|
平度市|
新晃|
安达市|
监利县|
佛坪县|
灵璧县|
连州市|
石嘴山市|
沙湾县|
乡宁县|
石景山区|
蕉岭县|
怀化市|
筠连县|
巴东县|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