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章 宮中少年-《少年大將軍》


    第(1/3)頁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山河聚,九朝共卓州,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兩首詩詞,道盡了九朝古都卓城的繁華。

    卓城是當今大甘王朝都城,五府三十三州中最為富饒的卓州首城,北臨昆江,東倚官山和索水,為中府一十七州的中心。卓城緊鄰的昆江是甘朝最大的河流,源起西府狄州昆吾山,自西向東橫貫了整個甘朝。卓城隨流而下一千兩百里,就到了甘朝另一州折州,在這里昆江的最大的支流折江在折鎮口岸匯入了昆江,奔騰千里,在福州流入東海。

    自甘朝太祖李夏擁兵而起,滅殘商,定都卓城,自號甘太祖,這座城池的城門高懸甘朝王旗已近兩百年,而卓城長明宮中更是侍奉了十三位皇帝,現今正是第十三代帝君李承德繼位,國號萬隆。

    緣起萬隆歷六年。

    皇宮里,朝經殿。

    書聲朗朗,讀的是一篇平國策論民心的文章。殿中輕煙裊裊,有松露、旃檀、沉香的味道,悠然自在,聞起來神清氣爽,如同大夢覺曉一般。

    堂中坐著幾個書童,年歲不盡相同,大者不過十五六歲,小者最多不過十歲,衣著盡顯華貴,俱是大甘的王子皇孫。

    殿內上首設有一座師位,堂下有案桌九張,每張桌案前皆有三兩孩童端坐,另有宮中侍從俯身候在一旁,研墨遞紙。

    右側窗角邊上,一個清秀孩童靜靜的看著桌上的平國策,恬靜安寧,是當朝太保淳親王李承燁之子李落。同桌是一個年歲相若的王府公子,難掩一臉的好奇,不時張望著朝經殿內外,殿外若有人走過,就按捺不住的伸長脖子探望,似是來皇宮中次數不多。

    殿中盡是大甘皇子王孫,不過太子不在其中,一國儲君,自然是有帝君格外器重,另有旁人教導。余下皇子雖說也是身份尊貴,不過多少還是要差上些許,只怕也是不愿有德才勝過太子的人。

    朝經殿的老師都是大甘太學府和大學院中出類拔萃的學士,各有所長,擇時入宮為諸位皇子授課。

    除了李落和一眾皇子外,朝廷中也有王府侯爺、將相重臣將幼子送入宮中,或得天子賜恩添為眾皇子伴讀,一來可以聽聽大甘翹楚的高才淵博之師傳道解惑,二來也能和這些日后左右大甘朝政的王爺公子早些打打交道,留些情面以待日后相見。

    李落身旁的孩童便是如此,是卓城瑜王府瑜王爺的長孫,也不知花費了多少心思,這才在朝經殿里謀了一席之地,不過只怕不了多久,這位子該是換成別人了。

    莫要小瞧了這個時候正卑躬屈膝的侍女太監,換一張位子,只怕少不了千兩白銀打點上下。

    小小一座朝經殿,時常有生面孔,與誰同坐一桌,自然也要花上不要的心思和銀子。與宮中皇子不同,這些宮外來人少有爭權奪寵,卻是討好附勢多些,若非有意,決計不會展露鋒芒。

    淳親王受寵,權傾朝野,每月李落會到宮中和諸皇子一起讀書一段時日,李落天資不凡,文治武功在眾皇子中首屈一指,皇太后對這個皇孫很是疼愛,萬隆皇帝對李落也喜愛非常,不顧后宮眾人反對,按年歲給了他一個九皇子的稱號,視如己出。

    李落得寵,雖是淳親王府世子,衣食住行卻與宮中皇子一般無二,或有過之而無不及,兼之才學甚有可取之處,萬隆帝常常用來比對數落宮中幾位皇子,眾皇子當面敢怒不敢言,只是背過萬隆帝卻少不了冷嘲熱諷,好在淳親王權勢滔天,李落性子也是隨和,沒有生出什么事端。

    按說李落內有太后,外有淳親王,該是有人奉迎。不過朝經殿里,除了幾個無傷大雅的富貴公子偶爾會與李落同處一桌外,但凡有權勢之家極少能與李落相處一段時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宽城| 沭阳县| 铁岭市| 郯城县| 集安市| 靖宇县| 荆门市| 张家港市| 富裕县| 西青区| 晋中市| 隆德县| 乐至县| 潜江市| 峨边| 滨州市| 青铜峡市| 依兰县| 苍梧县| 任丘市| 汉寿县| 巴南区| 三明市| 柞水县| 静安区| 宁南县| 顺义区| 普兰店市| 旬阳县| 本溪市| 虞城县| 大冶市| 桂阳县| 汤阴县| 武冈市| 罗平县| 板桥市| 大英县| 邵阳市|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