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槐花樹底下,不知什么時候站在那的年輕的婦人,不遠不近地走了過來。 “多貴啊,就買那么多東西,嘖嘖嘖……” 婦人輕嘖了聲,有些酸溜溜地看著花時幾人手里提著的東西。 花時抬眼朝來人看了過去。 她認得這小婦人,是隔壁屋花二嬸的小媳婦小何氏,聽說剛嫁過來都沒兩年,就因著心眼小,跟婆婆和嫂嫂們,鬧了不少的矛盾。 李氏還在的時候,除了自家總是傳出李氏罵罵咧咧的聲音外,隔壁花二嬸那院子,也總能聽到吵吵嚷嚷的罵聲。 所以,花時的印象還算深,多多少少也知道些…… 花時眼神示意拿著東西的花遇幾人先回屋。 花遇掃了眼,也沒有想要理會的意思,提著最重的一大袋黃豆,步履蹣跚地進了屋。 花曉也抱著小雞仔的籠子,拉著花離進了院。 院門口,眨眼的功夫,便就剩下花時和小何氏兩人對站著。 小何氏踮著腳,朝著她身后頭敞開的院門,伸著腦袋往里邊瞧,眼睛毫不掩飾地八卦,瞪得大大的,像是要把什么東西瞧出個花來。 “小嫂子,出來溜達啊?” 花時沒理會她一開始陰陽怪氣的那兩句話,轉移話題,寒暄地問了句。 雖說是鄰里鄰外的關系,但其實兩家的院子隔得并不近,就看院門口的地方,便空出了一大塊地方。 花家小院的左側,放眼望去,也就花二嬸一戶人家,右側是一片疏密的樹林,再往后就是山道了。 門口的正前方,隔了二三十米開外,才遠遠見著幾戶人家,緊挨著建的茅草房。 花二嬸的院子再往左側看去,又差不多隔了十幾米遠,才重新見著灰黃色的茅草屋頂和墻壁。 花家小院算是村里最偏僻的一戶人家了,最靠近山腳,也正因如此,四周的挨近的房戶并不多,掰著手指頭就能數清。 小何氏低哼了聲,看著花時的眼神,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哪哪看著都不順眼。 “我溜達啥啊,不就是聽到屋外邊有聲音,出來瞧瞧唄。” 她說出口的話,依舊有些陰陽怪氣的,接著有些古怪地說:“你家不是才剛死三個人嗎?怎么還有那么多銀子買那一堆東西?” 看得出來,小何氏確實很八卦這個。 花時知道她這是紅眼病犯了,見不得別人好,語氣有些哀哀戚戚地說:“哪有什么錢啊?家里都快掀不開鍋了,要不是省著點,哪里有錢能留到現在,更別提買得起這幾只小雞仔了,我奶還在的時候,都是買十幾只回院子養的,到我這,就只能買那幾只……” “對了,小嫂子,我聽說你家男人不是跟著花大爺他收蘋果到鎮上買,才兩三月就掙了五兩銀子,你要不借我們家點銀子,好買買米開鍋……” 花時的話鋒一轉,突然說了這么些話。 小何氏游刃有余的臉色,登時一變,勉強的才將面色掛住:“嗐,哪有的事啊?什么五兩銀子,你從哪里聽來的?” 她家男人在外邊幫人家累死累活,忙活了近一年,才賺了三兩銀子,哪里來的五兩,這話她都沒往外說過,小丫頭片子是怎么知道的? “啊這樣啊,沒有五兩,三兩也有吧?”花時點點頭,又說。 小何氏表情一變,立馬炸毛,她念頭轉了又轉,胡思亂想了一番。 怕花時繼續追著自己借銀子,匆匆找了個借口,就往自己院子跑了回去。 花時看著她跑遠的背影,心里暗笑了聲,轉身便看到趴在門框處,瞪著大眼睛,好奇地探頭探腦往外看的花曉。 “嘻嘻……” 對上花時的眼睛,花曉突然沖她笑了兩聲,轉身又跑回了院子。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花時好像在花曉的臉上看到了,恍然大悟和一副學到了的表情…… … “我們這是在干什么?” 后院,竹林的一大片空地前,花離舉著鏟子,蹲在地上,敲了敲硬邦邦的沙土,不解地問道。 晌午才吃過午飯,花時便領著他們幾人到了后院,一人一把小鏟子或鐵鋤頭,一點一點地挖著地上的土。 “松土,種菜啊,不然還能做什么?” 花時頭也沒抬地說,掄起鋤頭敲得當當響。 花離更加不明白了,他站起身,指了指不遠處破舊的三三兩兩放著的籬笆,問道:“可是為什么不在之前種菜的地方種,要跑到這邊重新松土種?” 這里的地段雖比之前那里寬闊些,但是這已經跑到了竹林的背面了,里前院遠太多了,來回不方便不說,還有重新松土整地,再圍籬笆,多費勁啊。 花離的想法很簡單,指著上一年李氏留下的那一小片菜地的地方,好奇又不解地看著花時。 聽到他嘰里咕嚕說了一堆茫然的話,花時才直起腰,停下手里的動作,擦了擦額頭的細汗。 “你看到那了嗎?”花時指了指北邊,干涸的凹陷下去的大片地,那上邊的雜草荊棘叢生,空茫茫一大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