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時候,憑著宋朝的底蘊,還有華夏幾千年傳統的力量,熬死蒙古,那也是可以的,畢竟那時候的宋朝已經是把遼國,金國,西夏他們都給熬死了,不差這一個。 所以說,宋朝不是后世人想象的那樣,什么積貧積弱,不存在的,積貧積弱這一種說法那是清朝晚期才開始傳開的, 之所以這種說法會傳開,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清朝晚期太過不堪,可是在高壓之下,文人也不知道怎么來發泄心里的火氣,于是就把宋朝拉來臭罵,因為宋朝和當時的清朝面對的情況也是有幾分相似,罵宋朝,那就是在罵清朝,所以這叫指桑罵槐! 誰知道一些人還真當真的來聽,這聽著聽著,就成“真”的了,這也造就了后世一個奇特的現象,國內普通老百姓,甚至是一些文人學者,他們對宋朝普通評價不高,甚至是看不起, 可是在國際上,那對宋朝的評價那是高的沒法說,各種贊美,各種稱頌,一大推的學者,一輩子都是在研究宋朝,對宋朝的歷史評價一直就是超一流! 所以凡是看不起宋朝的人,那都是不了解宋朝,就算是當時的元朝,那對宋朝的評價都是極高的,各種溢美之詞都是用上了,在其他被征服的地方,可是沒這評價, 所以說對于宋朝,你越了解他,那你就越會愛上他! 正是因為宋朝的巨大魅力,即便他已經是滅亡了幾十年了,可是老百姓對宋朝那都是極其的懷念,一聽到元順帝有可能是趙宋血脈,立即選擇罷手! 就因為這個謠言,使得一場即將要發生的舉事,就此消于無形,由此可見前朝宗室的影響力有多么大! 言歸正傳,想了許久,萬華而后看著孫承宗,回道:“若是有朝一日我坐了江山,感念太祖高皇帝的恩德,我將會效仿昔年漢獻帝故事,封崇禎帝為“明王”,把整個鳳陽府作為他的封地, 在這塊封地里面,國號還是那個國號,崇禎帝一樣可以稱孤道寡,一樣可以祭祀宗廟社稷,他還是大明的皇帝,周皇后還是大明的皇后,太子還是大明的太子,封地里的百姓也還是大明朝的百姓,這里的一切,都是任憑崇禎帝做主,一切就像以前一樣,只是大明的版圖縮小了,變成了一個國中之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