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后懲罰她,是想讓朕放了明常在。”皇上撿起一顆小石子投進水里,水花四濺。 “皇上會放了明常在嗎?”高讓雖不明白皇上為何要置明常在于冷宮,可也不敢細問。 皇上也沒答。 只是叮囑他:“你常去浣衣局盯著些。” “奴才明日就去浣衣局放下話,讓她們不要苛待杜小主。” “朕是說,讓你去看看,杜僅言在浣衣局是如何受罪的。” 高讓…… 皇上你的側重點真是別具一格。。 浣衣局,顧名思義,是專門浣洗衣裳的地方。 陳國宮中各位主子的衣裳,都要送到這里浣洗晾曬、收好了之后再送回去。 這里偏僻,離冷宮不遠。大約過兩個角門就到了,這里房子矮,圍墻低,因此冷宮的味道,隱隱約約也能傳播到這里來,偶爾冷宮娘娘的哭泣或是嬉笑,也能聽到一星半點兒。 一般到浣衣局做事的,除了家世低等的奴才,便是犯了錯的宮人。 像杜僅言這樣直接從永福殿到浣衣局來的,甚少。 畢竟,來這里,就是來受罪的。 先帝時曾有位娘娘,因犯了錯被罰到浣衣局,受不了浣衣局的辛苦,深夜跳進浣衣局里淹死了。 浣衣局有三個一米多深的大池,里頭的水又涼又綠,是從宮外專門引的活水,用來漿洗衣裳的。 李嬤嬤當年是先帝宮中的一個灑掃嬤嬤,后來到浣衣局漿洗衣裳,或許是她運氣好,自從她到了浣衣局以后,浣衣局歷經三任管事嬤嬤,都死了,人人都說李嬤嬤是管事嬤嬤的克星,只有她做了浣衣局的管事嬤嬤,才算穩定下來,她資歷最深,干的年數最長。 進了浣衣局,就像進了冷宮,再無出頭之日了。 一年到頭除了漿洗衣裳便是洗洗涮涮。 陳國皇宮最難熬的地方,如果排名次的話,浣衣局應該榜上有名。 這里大約有十幾個人,年輕小些的十三四歲,年紀大些的五十多歲。 杜僅言懵懵懂懂跟在李嬤嬤身后,她好歹是監察御史的女兒,平素洗衣是不用自己動手的。 李嬤嬤在一個幽深的大池邊停了下來,又拍了拍手,浣衣局的女人們便停下了手里的漿洗活計。 杜僅言感覺李嬤嬤是要開會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