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許多魚同感的則是遠在咸陽王宮的秦王。 秦王年過六十,味覺鈍化,膳食喜愛軟爛重鹽。 許多魚鑿井制鹽的第一鍋鹽,翻山越嶺,耗時多日之后,終于被端上秦王的餐桌。 “這鹽,不過如此。”秦王有點失望,口感不如飴鹽,產(chǎn)量也未曾有太大驚喜。 秦王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那女郎忽悠了? 五大夫的爵位,就這樣輕易許出去,許是太過沖動? 與秦王共同用膳的應(yīng)候范雎,添油加醋道:“這女郎還是年輕氣盛,愛夸海口。大王何不召回她,訓(xùn)斥一番?” 秦王遲疑,一國之君和一稚齡女郎斤斤計較,有失體面。 “蔡澤,你如何看?”秦王決定問問蔡澤的意見。 蔡澤是秦王和范雎心照不宣的秦相候選人,常常隨侍左右。 尤其是上次秦王命蔡澤同公子政多聯(lián)系,蔡澤沒有閉門不出,也沒有一心一意為公子政辦事,反而進退頗有章法,讓秦王心中很是熨帖。 年老的君王,大多都是如此。既希望江山后繼有人,又恐懼朝臣棄自己而去。 蔡澤的表現(xiàn)就極好,一心以君王為重。 “大王,您當日曾許諾許多魚,給其三年時間。如今,一年未滿,便將其召回……”蔡澤滿心滿眼地為秦王打算。 應(yīng)候范雎卻將矛頭對準蔡澤:“蔡澤,你莫非還在惦念舊主?” 隨著秦王愈發(fā)器重蔡澤,蔡澤同范雎的關(guān)系,也不似最初般和諧。 蔡澤低頭,恭敬道:“大王明鑒。” 秦王無奈地瞥一眼范雎,自己的這個好友哪哪都好,驚才絕艷,與自己志氣相投,唯獨就一點不好——心眼小。 那女郎雖是白起的弟子,但也是自己留下的后手,如有萬一,她未來是要接管一部分白起的勢力的。 憑她對公子政的一片癡心,那些勢力不就是嫁妝?終歸是要回到王室手中的。 “報!有戰(zhàn)報,秦五校陣亡!” 秦王接過戰(zhàn)報一看,氣得渾身打哆嗦。 每校領(lǐng)軍800人,五校就是4000人!關(guān)鍵是,邯鄲城仍舊固若金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