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局笑了笑,問道:“還有嗎?” 丁政委打開公文包,取出一疊報紙:“王記者利用船隊等著過閘的機會,采訪了六個省市的四十幾支船隊,在返程途中一連在省級報刊和交通系統(tǒng)的報刊上發(fā)了六篇新聞稿。 《水匪猖獗何日休--京杭大運河江北段治安令人堪憂》、《黃金通道豈容‘老虎隊’稱霸》、《運河水匪猖獗,航運企業(yè)深受其害》……楊局,你看看這些標(biāo)題。” 楊局接過報紙,沉吟道:“省里應(yīng)該很重視。” “重視又怎么樣,這跟非法捕撈鰻魚苗不一樣,不是靠搞一兩次行動能解決的。運河江北段四百多公里,沿岸那么多縣市,你重視,他不重視,沒用。其實個個重視,可沒錢沒人沒裝備光重視也沒用。” 丁政委輕嘆口氣,隨即話鋒一轉(zhuǎn):“老王昨天剛到邵伯,也在等著過閘,他上岸給我打了個電話。” “老王說什么。” “他說省廳對運河的治安確實很重視,也知道余秀才正聯(lián)合我們陵海公安局在武裝護航,同時協(xié)助運河公安局打擊水匪河霸,廳里一星期前就讓余秀才去省廳匯報。” “運河治安不好,應(yīng)該聽運河公安局和沿岸各地市公安局的領(lǐng)導(dǎo)匯報,余秀才去匯報什么工作。” “老王剛開始也覺得奇怪,直到昨天下午,他給在分局留守的張主任打了個電話,才知道省廳打算把余秀才調(diào)到治安總隊。” 楊局驚問道:“調(diào)治安總隊去做什么?” 丁政委笑道:“好像是副總隊長,分管水上治安的副總隊長。” “可他才做了幾天局長?” “真局長他是沒做幾天,但皮包局長他做了好幾年。再說他學(xué)歷高,他是西南政法的本科生,之前又經(jīng)常去省廳參加水上治安相關(guān)的會議,廳領(lǐng)導(dǎo)本來就對他印象深刻。” 丁政委起身走出去看了看,確認護士不在周圍,回到病房反帶上門,掏出香煙遞上一根,幫著楊局點上,又羨慕地說:“打擊非法捕撈鰻魚、牽頭打擊江上的水匪船舶,協(xié)助運河公安局打擊水匪,甚至連把皮包水上分局變成真正的水上分局都是成績!” 徐三野折騰了一年多,居然給余秀才做了嫁衣。 楊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兒,放下報紙問:“余秀才愿不愿去?” “副總隊長是副處級,而且去了就分管全省的水上治安,他怎么可能不愿意去。” “徐三野知道嗎?” “應(yīng)該知道,這么大的事,余秀才肯定第一時間跟他匯報。” 楊局在調(diào)到陵海公安局前曾在市局做過治安科的副科長,跟余秀才是老同事,不敢相信余秀才那條咸魚居然能翻身,而且這一翻身竟要翻到省廳去。 他沉默了片刻,問道:“余秀才走了,誰接替余秀才擔(dān)任水上分局的局長。” 丁政委知道局長在想什么,無奈地說:“老王沒機會,畢竟他提正科都不到一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yīng)該是周洪。” “周洪是濱江港公安局調(diào)過去的!” “可周洪做了那么年濱江港公安局刑偵科的副科長,并且在水上分局的局長人選的上,市局肯定要考慮到讓誰擔(dān)任更有利于開展工作。” 想搞好江上的治安,離不開濱江港公安局支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