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國形勢-《楚臣》
第(2/3)頁
這也是韓謙最初斷定王邕謀事勝算極微的根源所在。
人心最終還是要依靠實力去掌握的。
現在三萬多楚軍插入梁州,而曹干在梁州南面的利州(劍門關)整頓防務,王邕同時又派了嫡系去接管陰平道南口江油關的防守,趙孟吉、王孝先的回歸變得遙遙無期,蜀國朝堂的臣子以及蜀中的世家宗閥卻不可能遲遲拖延著不表態。
他們現在就必須要考慮,繼續拖延下云,一旦等新主穩定住局勢,會不會將視為世子王弘翼的黨羽進行清算、清洗。
對于中立勢力而立,做選擇是最容易的。
誰勢力強投向誰,誰成功的機會大投向誰。
看到趙孟吉、王孝先短期內沒有回歸的可能,便每天都要三五人或十數人跑到景瓊文、戚氏跟前走動,表示對新主的忠心。
王邕發動兵變之后,憑借三萬兵馬控制蜀都,這遠遠不意味著他的位子就坐穩了。
他每天都要簽發大量的人事及軍事調動令函,調整、調動蜀中、川南、蜀北、川東、川西等地的官員任命,還要從州縣征調丁壯補充禁軍。
最初一個月,回應者寥寥可數。
即便有回應,也是推諉、推搪之語。
即便有一些官員,之前與王邕交好,也被王邕寄以厚望,這次想著將他們推到地方任職,但還有一些人擔心事變失敗后會遭到血腥清洗,而找借口推辭、拖延。
那一刻王邕才真正意識到事先將一些問題想得太樂觀了。
不過,這個情況到二月下旬,在蜀國君臣看到越來越多的楚軍進入梁州,趙孟吉、王孝先卻沒有什么反應之后,就很快改觀過來了。
王邕簽發的政令,越來越多的得到及時而積極的回應。
他任命的官員一個個精神抖擻的去赴任,地方上也不再推諉,不再拖延著不辦理交接之事,征調的丁壯、錢糧都陸續踏上趕往蜀都的路,這都說明蜀國的局勢在真正的往有利于他的方面轉變。
當然,促成這事還有一個極關鍵的原因,就是蜀國還有一批具備遠見的將臣,擔憂蜀國局勢繼續動蕩下去,最終非但不能迎歸趙孟吉、王孝先平定長鄉侯的兵變之亂,反而極可能叫居心叵測的楚軍漁翁得利,最終謀得蜀地。
兩害相權取其輕。
趙孟吉、王孝先孤懸在外,不能歸蜀,這時候是繼續保持沉默,甚至暗中推波助瀾,使蜀國局勢繼續動蕩下去,最終極可能為楚軍所趁,還是擁立新主王邕,使局勢重新穩定下來,打消掉楚軍可能有的野心,是蜀國這些務實主義者面前并不難做出決定的一道選擇題。
這些將臣基本上都是追隨蜀主王建的老臣老將,近十年來基本上被王建排擠出蜀國朝堂的核心,但無可置疑他們在蜀國的影響力是極其深遠而巨大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安市|
连州市|
福贡县|
临沂市|
东平县|
嘉义县|
罗山县|
紫阳县|
增城市|
轮台县|
浙江省|
怀远县|
唐山市|
红安县|
怀仁县|
保靖县|
新和县|
定南县|
宕昌县|
梅河口市|
丰都县|
石屏县|
东乌珠穆沁旗|
高青县|
延川县|
科技|
桦南县|
麦盖提县|
环江|
久治县|
昌吉市|
台山市|
鸡东县|
三河市|
阿克苏市|
儋州市|
漯河市|
无极县|
桃江县|
东台市|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