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楚臣》
第(3/3)頁
段各處。
當然,五尖山北段峰嶺之間,也發(fā)現(xiàn)有前人開采煤炭的遺跡,但淮南地區(qū)近百年來戰(zhàn)事頻頻,前人采煤燒炭的舊事已經湮滅于歷史塵埃之中。
可見頻繁的戰(zhàn)亂對整個社會的沖擊是何等的強烈!
不管要不要進五尖山大規(guī)模采煤,五尖山北段新成立兩處鄉(xiāng)巡檢司,管轄附近三十里縱深的山區(qū),十余座村落、逾四千口人,都需要修一條簡易驛道,確保兩個鄉(xiāng)巡檢司,與所屬石梁縣及淮陵縣的聯(lián)絡,這樣也能確保小規(guī)模的煤炭開采,能用牛馬車從陸路運及附近的水路碼頭,往更遠的區(qū)域擴散。
雖然在五尖山奔波不休,但相比山外依舊炎熱的天氣,烈日之下草樹都要被曬焦掉,山里樹木蔥蔥,卻也是十分的舒適。
韓謙原計劃八月底之前要趕去壽東的,卻不想在計劃離開五尖山前往岱山寨的前夜,大降暴雨,雨水像從蒼穹之上傾泄下來,沖毀從五尖山北段出山的險僻小道。
接下來數日豪雨不斷——這也是入秋之后罕見的大暴雨,從沿海地區(qū)刮來的大風,叫山里樹倒路塌。
除了先派人出山報信聯(lián)絡外,韓謙、馮繚他們就被迫困在山里。
一直到九月初六,在大雨歇后,韓謙他們才跋山涉水,翻越五尖山北段的低矮山嶺,趕到岱山寨,一路都擔心巢濠等地的災情越發(fā)嚴重。
到濠州后,不僅兼領濠州刺史、統(tǒng)轄淮陵、臨淮、昭義、鐘離、壽州五縣,負責率部從東面及南面進逼壽州軍的林海崢從壽東趕過來,高紹與負責刺探、搜集中原情報的王轍也從東湖趕到岱山寨來見韓謙。
王轍這次也帶來中原及河朔地區(qū)最新的消息。
三月中旬,蒙兀騎兵及漢軍步營穿越太行山,進入澤州時,雖然當時的澤州城在梁軍控制之下,但整件事對梁軍的震動太大了。
梁帝朱裕統(tǒng)領十萬兵馬北伐潞州,真正的主力兵馬,乃是他親率的三萬侍衛(wèi)親軍馬步兵精銳,其他兵馬有一部分是南衙禁軍,有一部分乃是從諸州縣征調的州兵,還有一部分是從魏博征用的藩鎮(zhèn)兵。
汴京叛變、后路被斷、糧食將盡,又久攻潞州不下,晉軍在前,胡馬在后,人心惶惶,軍糧維持不了多久,即便梁帝朱裕有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本事,也只能先確保嫡系精銳先撤到澤州城,保證聯(lián)系關中地區(qū)的汾水河谷這一條退路不被切斷。
當時梁軍就算是強攻下潞州城也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也不敢倉促間跟準備更充足的蒙兀人主力決戰(zhàn)。
潞州城已經被他們圍攻將近一年,城里早就糧食斷盡,城外的城寨也由于一年多來被梁晉兩軍反復刮斂,已經沒有更多的存糧可供搜刮;更何況兩年來的戰(zhàn)事以及晉軍內部擾亂,上黨地區(qū)的農耕破壞極為嚴重,大量的民戶逃入深山老林或遠赴異鄉(xiāng)。
而此時潞州城西北方向、通往太原府的山嶺隘口,則被兩萬晉軍援兵主力占據;東北方向的井陘隘口,則被數千成德軍精銳堵死。
沒有糧草補給,梁軍在四面皆敵之地占領再多的城池也是死路一條。
外圍兵馬被蒙兀騎兵紛紛擊潰敗亡,梁帝朱裕率侍衛(wèi)親軍主力,在汾水河谷與追擊的蒙兀兵馬纏斗,一直到六月上旬才擺脫追兵。
而在這個過程中,侍衛(wèi)親軍主力也是損兵折將,人馬下降到兩萬。
梁帝朱裕渡過黃河,逃入河津地區(qū)休整一個月,這時候收攏潰逃兵馬,麾下還是重新聚集起六萬兵馬來——這還是梁帝朱裕及時分出精銳兵馬保住汾水河谷這一通道,并極盡可能纏住蒙兀前鋒精銳騎兵,才使得大量被擊潰的兵馬,得以從這一通道逃往關中地區(qū),沒有被蒙兀騎兵盡數屠戮一空。
要不然的話,梁帝即便侍衛(wèi)親軍主力不受什么折損,逃回關中,也將更加慘淡。
不過,這時候雷九淵、韓元齊等人雖然還牢牢控制住汴京城,但洛陽西邊的函谷關則落入叛軍之手,梁帝朱裕率梁軍主力西出函谷關的通道暫時被封鎖住了,暫時被困在關中。
六月之后,蒙兀人也沒有繼續(xù)沿汾水河谷追擊梁軍。
六月中旬蒙兀太子烏素德衍、南院太師蕭衣卿在潞州城南與晉軍統(tǒng)帥劉筠結盟時,突然出手圍殺劉筠及隨扈,隨后兩萬蒙兀騎兵繞過潞州城,踐踏潞州城北的晉軍援兵大營,殲滅一萬晉軍精銳之后,又利用梁軍遺棄下來的營寨,將潞州城再次圍困起來。
最新的消息是八月中旬從潞州傳出。
在得知晉太子石承祖投附蒙兀人,率朔州兵馬進攻太原府的消息之后,困守潞州一年多的守軍,在糧食斷絕、士氣受兩次摧殘之后,最終九千余餓得皮包骨頭的人馬,在守將田衛(wèi)業(yè)的率領下,獻城投降了蒙兀人。
烏素德衍、蕭衣卿占領澤潞兩州之后,一邊分出更多的援兵穿過太行山,進入黃河南岸,聯(lián)手魏州叛軍,加強對滎陽、函洛地區(qū)的控制,封堵梁軍主力西出關中的通道,一邊使王元逵、田衛(wèi)業(yè)等降附將領率領所部兵馬,進入太原府,與晉太子石承祖聯(lián)手起來進攻晉國都城太原。
倘若沒有新的變故發(fā)生,太原府陷落以及黃河以北的河朔、河東、上黨及晉北地區(qū)落入蒙兀人手里是遲早的事情。
由于函谷關被叛軍占領,以及滎洛地區(qū)都落入叛軍及蒙兀人的手里,梁軍主力被封堵在函谷關以西,無法西出關中。
韓元齊、陳昆與雷九淵、荊振會合后,雖然成功保住汴京,但數度激戰(zhàn),兵馬損耗也極為慘烈,目前手里僅有兩萬余兵馬,與汴京城以東的叛軍僵持對峙著。
以司馬潭為首的司馬氏在徐泗地區(qū)選擇觀望。
徐明珍率壽州軍則馬不停蹄的對潁、譙、蔡、汝等梁國南部諸州加強控制,既沒有流露出投靠叛軍的意圖,也沒有率部增援汴京的意愿,
整個中原地區(qū),此時可以說是一團亂麻。
當然,高紹與王轍從東湖趕到岱山鎮(zhèn)來見韓謙,并非簡單匯報中原地區(qū)亂作一團的情報。
就在韓謙他們被大雨困在五尖山深處無法出來的這幾天,蜀國主王建遣使韋群再到金陵,提議楚蜀兩軍聯(lián)手,參與到這次瓜分梁國的戰(zhàn)局之中……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什市|
突泉县|
财经|
金乡县|
普宁市|
丹江口市|
张家界市|
乌兰察布市|
乐清市|
康保县|
兴义市|
菏泽市|
长海县|
宜宾市|
阿荣旗|
称多县|
四平市|
颍上县|
张掖市|
芦溪县|
石楼县|
松滋市|
哈巴河县|
诸暨市|
获嘉县|
云龙县|
巴彦淖尔市|
定陶县|
河北区|
迁安市|
邵阳市|
新宁县|
卢湾区|
奉贤区|
乌拉特后旗|
合阳县|
荥经县|
文昌市|
兰西县|
青龙|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