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一十七章 傳議-《楚臣》


    第(1/3)頁

    韓謙奏請左龍雀軍從舒州移出,即便政事堂諸公都能意識到這是大勢所趨,但這事牽涉極大,誰都不想輕易表態,或者心里還有著拖延時日看形勢有無新變化的心思在。

    不過,這事很快在中下層官員及市井街巷間傳議開來。

    李知誥能謀善斷,自幼隨父生長營伍之中,為信昌侯收為養子以來,建立功業無數,也為新帝登基建立赫赫功勞。

    李知誥從軍近二十年,大小諸戰經歷百余場,掰開來揉碎了去看,會看到他并無錯漏失策之處,完全有資格代表年輕一代躋身名將之列。

    而無論是主持圍攻金陵城,還是統領諸部禁軍收復滁州、巢州,李知誥都積累了統領大規模兵馬的豐富經驗。

    除了老一代的杜崇韜、周炳武、張蟓等將帥外,年輕一代的侍衛親軍及禁軍將帥之中,也就鄭暉堪與李知誥比肩。

    然而世人的眼球永遠都盯著最耀眼的那一個,除此之外,其他人都是渣渣。

    而說起光芒,誰身上的光芒,能及上得黔陽侯韓謙呢?

    盡管黔陽侯是那樣的不討人喜歡,甚至讓人厭惡,但說到赫赫戰功,誰又能與他相提并論?

    左右五牙軍及右神武軍覆滅于洪澤浦、鐘離城,摸著良心說,責任完全不在李知誥,甚至李知誥也是受牽累者。

    要是延佑帝、昌國公李普沒有中文瑞臨設下的圈套,即便前年冬季梁軍南援增持壽州軍,他們還是能守住滁州、歷陽、廬江等淮西南主要城池,等到第二年開春冰雪融化后,繼續消耗壽州軍的實力,一步步的將防線往北推進,直至完全消除金陵事變對大楚帶來的負面影響。

    而這也是最為穩妥,也是為沈漾、楊恩等人稱道的用兵之道。

    韓謙雖然幾次力挽狂瀾,但都是劍走偏鋒,從來都不能稱之正道。

    然而世人乃至中下層官吏,他們更期待奇跡,而唯有劍走偏鋒的傳奇才符合他們內心深處最隱秘的期待。

    韓謙沒有斬獲烏金嶺大捷之前,京中的氛圍對李知誥還友好一些。

    烏金嶺大捷的消息傳到金陵城之后,中下層官吏及市井街巷之間,再議論延佑帝登基之后近兩年來的江淮戰事時,就難免會有人指責李知誥當初在巢州用兵遲疑,大半年都沒能攻下巢州城,才是左右五牙軍及右神武軍不得不冒險、終致慘敗的起因。

    雖然韓謙有意拖延十數日將傳出烏金嶺大捷的消息,致使鄧泰在舒州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眼睜睜看著棠邑兵第一時間接管龍潭河兩岸的控制權,將左龍雀軍與壽州軍隔絕開來,但鄧泰、李知誥甚至慈壽宮這邊,卻都不能吐露絲毫怨言。

    畢竟棠邑兵孤軍穿插殺入淮陽山拼死拼活時,左龍雀軍在廬江防線上可是紋絲未動啊!

    難道說這時候能有臉站出來抱怨,黔陽侯沒有及時通稟烏金嶺大捷的消息,致使左龍雀軍錯失出兵的時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射洪县| 宿松县| 三亚市| 鸡西市| 澄城县| 宿松县| 梨树县| 剑川县| 万全县| 安图县| 新昌县| 石河子市| 冕宁县| 黄龙县| 沙田区| 沧州市| 宾阳县| 石楼县| 宝应县| 株洲市| 石家庄市| 南宫市| 平南县| 墨竹工卡县| 弥勒县| 基隆市| 新竹县| 乃东县| 孝感市| 文登市| 南木林县| 当阳市| 金湖县| 西安市| 宜黄县| 沁阳市| 四子王旗| 浮山县| 正宁县|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