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大雪-《楚臣》
第(3/3)頁
牛耕儒、溫暮橋等人隨徐后遷往汴京,許寅可以說是留在徐明珍身邊最為重要的謀臣之一。
很顯然他最初也并沒有猜測到棠邑兵發動這次突襲的根本意圖。
說到以山為城,文瑞臨最初擔心韓謙會重點經營五尖山,然后以五尖山為基地,不斷劫掠、進襲巢濠兩州的腹地,消耗、打擊壽州軍的實力。
因此他前期也是力主壽州軍在五尖山的西側、北側大規模的修建屯寨。
不過,在孔熙榮率部駐扎五尖山期間,雖然也不斷殺出五尖山,但韓謙一直源源不斷的將五尖山里的上萬山民,遷往歷陽、亭山、武壽等地安置。
現在想想,五尖山看似南北綿延有近兩百里,但南北段之間有磨盤谷這個斷裂帶,目前已經被他們以優勢兵馬切斷。
而僅以南段來說,五尖山峰嶺從西南往東北方向綿延百里,但東西間的縱深僅有三十里,主峰不過四十余丈,峰嶺間有太多能進出五尖山的通道。
他們也只等著wài wéi的屯寨防御體系建成,就將分批派小股兵馬進山清剿。
這跟當時的茅山還不一樣。
金陵事變初期,安寧宮與楚州軍對峙,一時無暇南顧,才叫韓謙在山體更為狹小的茅山獲得喘息的機會。
不過,在赤山軍稍成規模之后,韓謙還是迅速率領赤山軍往南轉移,進抵到界嶺山與浮玉山之間的安吉、廣德等縣扎根。
這主要還是因為茅山也太小了。
淮陽山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算光鄧等州交界的桐柏山,從禮山縣所屬的九里關往東,淮陽山便有五百余里綿延,山勢之險,遠為五尖山能比。
而僅僅沿南淝水河谷進山,深入百余里外抵達高逾五六百丈、淮陽山東段主峰白馬尖,才是淮西霍州與荊襄隨州的分界。
更為關鍵的一點,五尖山南段之內棲息繁衍或躲避戰亂遷入其中的山民逃戶,僅萬余人,但淮陽山西北坡山麓之中,近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民戶為避戰亂逃入其中生養子嗣扎根下來。
這些山民農戶,據山中的河谷、丘陵,修建大大小小的村寨數以百計,農耕也早就成一定的規模。
壽州軍對山里村寨約束力薄弱,但往年夏秋糧征收,每年多多少少還是能征得上萬石糧谷、兩三萬匹布帛。
易守難攻的地形、數以萬計的山農逃戶以及相對成熟的糧欲等物資生產,這些都將為棠邑兵在淮陽山西北坡扎根、實施以山為城的策略,提供必要的條件。
只是這一切對壽州軍來說,就太難受了。
巢西、霍東以及壽南等腹心之地,將完全暴露在這部棠邑兵的兵鋒之下。
他們要是環淮陽山西北坡建立防御帶,不要說額外投入多少兵馬了,僅僅是這個防御帶之內的農耕損失,將是多少?19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达州市|
达拉特旗|
泽库县|
西宁市|
福建省|
奉贤区|
余庆县|
太原市|
东兰县|
射阳县|
新田县|
德惠市|
平远县|
荔浦县|
灵武市|
德阳市|
白水县|
井陉县|
新乐市|
天气|
文安县|
东港市|
深州市|
邛崃市|
台前县|
宁波市|
吉安县|
临澧县|
吴旗县|
喀什市|
东兰县|
寻乌县|
泰州市|
梁山县|
灌南县|
溧水县|
青海省|
万宁市|
伊吾县|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