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見(二)-《楚臣》


    第(1/3)頁

    (周末在北京參加網絡文學+大學,盡可能爭取到時間碼字,但要看天!)

    韓謙規規矩矩跟張平坐在偏殿里等候著,出偏殿往西便是天佑帝日常起居及處理事務的崇文殿,而出偏殿往東跨過一道宮門,便是總理大楚軍機事務的樞密院。

    雖然石延道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為宰相,統領六部事務,但大楚初創,真正決策軍機國政的核心在樞密院。

    而從前朝延續以來的重武輕文的傳統,石延道即便是作為文臣之首,統領六部,在大楚朝臣里的地位也不是最重要的。

    樞密使最初由靖國公徐明珍擔任,徐明珍統兵出鎮壽州,擔任壽州節度使以來,樞密使一職便空缺下來,樞密院的事務主要由副使牛耕儒、溫暮橋二人主持。

    真正決定大楚國政事務的樞密會議,宰相石延道自然是有資格參加的,但主持者從來都是牛耕儒或溫暮橋,因而在大楚朝臣心目中,石延道的地位是次于兩個樞密副使的。

    天佑帝有什么軍機大事,也主要找牛耕儒或溫暮橋商議。

    天佑帝崛起于淮南,出任淮南節度使之前,溫暮橋就已經是前朝派到淮南軍的監軍使,但與天佑帝關系莫逆,為準南的崛起出謀獻策,功績非凡;而當時牛耕儒則是廣陵節度使度徐氏門下的中門使。

    廣陵節度使徐聞治病逝時,少主徐明珍才二十歲出頭,適逢部將周厚叛變率部攻揚州,少主徐明珍是在牛耕儒等將的主張下,率部投附他的姐夫天佑帝,平息周厚等將的叛變后,也是在牛耕儒等將的努力下,廣陵節度使府的力量很快融入淮南,從而真正奠定大楚崛起江淮的基業。

    牛耕儒少年便成名,即便是此時也才剛剛五十歲,而溫暮橋年歲則要老邁得多,此時已經是年過七旬,加上早年征戰傷病纏身,在朝中并不活躍。

    溫暮橋早就有告老還鄉之意,也數次上書,只是天佑帝遲遲不許。

    韓謙此時目光透過殿門、宮墻,看著燈火昏暗的樞密院,心想天佑帝此時大概是沒有找到在資歷、聲望都能壓制牛耕儒的人選,只能讓垂垂老矣的溫暮橋繼續撐著吧?

    當然了,在洪州養老的李遇是頂替溫暮橋的最佳人選,但荊襄局勢那么危急之時,天佑帝都沒有召李遇入朝,大概還是怕浙東郡王李遇與信昌侯李普一起輔佐三皇子,只會成為他心頭的另一層隱患吧?

    相比較之下,信昌侯李普看上去頗有野心,但天佑帝心目中,才干稀疏的李普要比李遇更容易掌控吧?

    此刻天佑帝正召見牛耕儒、溫暮橋商議軍機大事,三皇子得以陪侍一旁,他與張平則只能在偏殿里耐心等候著。

    韓謙知道這段時間對左司處置以及在皇陵案里的表現,令天佑帝頗為滿意,但他也猜不到天佑帝為何在這一刻召見他,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趟。

    由于偏殿內有數名青衣內宦陪著,韓謙就安靜的坐著,與張平也不怎么說話。

    張平身為宦臣,又是郡王府的內府總管,三皇子出入宮禁,他都要陪同,但也只是陪同,幾乎都不會在天佑帝跟前露臉,主要是在宮門前的這座偏殿里等候。

    今天這一路過來,他也沒有跟韓謙單獨說話的機會,但他心里清楚韓謙能陪三皇子進宮,必然是得到天佑帝的召見。

    天佑帝抵達襄州城,前后兩次召見淅川血戰中的有功將領是四月中下旬,到這時已經整整過去半年的時間了,是什么讓天佑帝決定此時召見韓謙?

    是韓謙這半年來的安分守己、韜光養晦,還是天佑帝有別的目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河县| 临西县| 丹东市| 平邑县| 华容县| 泊头市| 沙洋县| 千阳县| 缙云县| 濮阳县| 青龙| 绥化市| 安化县| 宝兴县| 贵德县| 南郑县| 阜平县| 镇沅| 前郭尔| 仙桃市| 成武县| 太和县| 昆山市| 河源市| 忻城县| 从江县| 蒙山县| 焦作市| 鞍山市| 龙里县| 临沭县| 寿阳县| 沽源县| 剑河县| 日喀则市| 筠连县| 呼伦贝尔市| 阜平县| 高密市| 射阳县|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