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二十七章 靜觀其變-《楚臣》


    第(3/3)頁

    九月初三,韓謙再到郡王府,馮文瀾、孔周所被參劾的罪名已經累加到二十七款,除了私伐毀陵、侵奪民田之外,貪贓舞弊、結黨營私、私藏甲具、豢養私兵等皆是重罪,而彈劾奏折也都第一時間全部發放到大理寺進行糾劾。

    雖說最終給馮文漾、孔周定罪,天佑帝有可能會召集樞密會議討論,但總歸是要在鄭暢作為大理寺少監糾劾其罪的基礎上進行。

    雖然昨日馮家著馮繚親自將被拷打得面目全非的郭雀兒送回雁蕩磯莊園,有討饒之意,但到這一步,韓謙還能說什么,直接將馮繚拒之門庭之前,見也不見,他這時候更不可能出頭,去建議剛剛受征召當任大理寺少監的鄭暢在馮家罪狀上做手腳。

    也就是說,所有彈劾馮文瀾、孔周的罪狀,大理寺這邊都會確認,然而交給天佑帝召集王公大臣舉行樞密會議議決。

    這也是天佑帝此時期待下面臣子所應盡的本分。

    九月初六,韓謙一早進城到郡王府,他在公廳跟沈瀾、鄭暉談事,王琳便頗為興奮的走進來,說道:“陛下頒旨,馮文瀾、孔周的謀逆罪名確定下來,照大逆律應判斬立決,盡抄族產,其親屬、黨羽也都由大理寺負責收監審理定罪。”

    韓謙早就料到馮家必是如此的結局,然而想到他到金陵兩年多來,除了馮翊、孔熙榮頗為交好,能一起喝酒吹吹牛逼之外,主要就是跟信昌侯府的人勾心斗角了,細想下來竟然沒有一個能坐下來隨意說幾句話的朋友,他的心情也并不好受。

    “白石先生雖說是主審官,但抄馮家在京中的家產,乃是御史臺、大理寺、刑部三司派員前往,而對馮家在宣州、潤州等地的族產,乃是大理寺派出官員會同州縣進行,我們這邊也就沒有辦法動什么手腳。”王琳頗為可惜的說道,言語間還是抱怨馮家太不識抬舉了,令郡王府這邊錯失一次截獲馮家財貨、壯大勢力的良機。

    沈漾看了王琳一眼,卻沒有說什么,韓謙猜想他大概頗為后悔舉薦王琳到郡王府任職吧。

    不過王琳之前彈劾徐氏侵占民田,頗有名士之風,為此還受到安寧宮及徐氏的打壓,被貶為州府小吏,韓謙心想他大概是經受那次打擊后,便放棄以往清高自詡的性情了吧?

    韓謙沒有心情留在公堂大廳聽大家議論馮文瀾案,回到縉云樓處理這兩天所積累下來的事務。

    雖然他們匠坊、貨棧以及臨江錢鋪與韓家的私產剝離開來,但這些事都還是他管轄,只不過具體的事務都是林海崢在負責而已。

    目前郡王府的權勢、財力都擴大極多,臨江錢鋪那邊也就沒有必要進行激進的擴張,后續雖然還繼續籌貸,但年利則壓縮到兩分,而新籌錢數則主要用來替換之前的高息籌款。

    如此一來,錢鋪每年所要支付的利錢,在一點點的下降,貨棧也好、匠坊也好,每個月則能額外給郡王府上繳十數二十萬錢的錢糧。

    相比較郡王府此時所控制的財力,每月額外上繳十數二十萬錢的錢糧,看上去很微不足道,但匠坊還額外為郡王府養活了五百多名左司及匠戶子弟,就相當可觀了。

    帳內府編選陪從親衛,還是永春宮換掉以往的管莊吏卒,抑或是郡王府新增差遣,這次一共從中征選了百余子弟。

    當然了,更為重要的一點,很多人,包括三皇子自身都還沒有意識到,要是將匠坊及左司子弟的培養模式正規化,甚至更進一步創建正式的學堂,這實際將為三皇子及郡王府培養可用的嫡系力量,開創了一個新的途徑。

    韓謙沒有將這層窗戶紙捅破,一方面是左司目前乃是他所掌握,而此前將左司子弟集中到匠坊名下進行教授文字、匠術,進行半軍事化的操訓、管理,是他一手推動,他捅破了這層窗戶紙,更可能是令他受到猜忌;另一方面世家大族絕對不會希望看到平民子弟能與世家子弟一樣,都受到高規格的教育、培養。

    這最終的結果,將直接削弱世家大族的地位。

    韓謙至少現在還不想當出頭鳥,跟世家大族對抗。

    處理手頭的事務,看天色還早,韓謙就又想出城住到雁蕩磯莊院去,但他剛收拾好東西,準備叫趙無忌、奚發兒牽馬陪他離開郡王府時,田城走進來,壓低聲音說道:“馮繚、馮翊、孔熙榮三人可已經逃出城去了,三司衙吏搜遍馮家在京的宅院、店鋪,都沒有找到他們這幾人的蹤影。”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碌曲县| 许昌市| 昭觉县| 深圳市| 浦城县| 容城县| 泾阳县| 玉环县| 泽库县| 克东县| 黄陵县| 铜陵市| 德钦县| 东山县| 宜君县| 柞水县| 阿巴嘎旗| 许昌县| 漳浦县| 时尚| 焦作市| 陆丰市| 汉中市| 班戈县| 凤凰县| 襄城县| 永定县| 永济市| 武强县| 锡林郭勒盟| 贺州市| 金溪县| 通州区| 景谷| 云林县| 剑川县| 南康市| 延寿县| 中卫市|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