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一十四章 詢問舊事-《楚臣》


    第(2/3)頁

    聽韓謙這么說,疤臉漢子趙啟的手腳都禁不住顫抖起來,趴在地上帶著哭腔說道:“那定然是大人看岔了,又或者是當時記錄有誤,濟堂所娶之妻,確實是奴婢的幼妹趙娥無疑,還請大人明察。”

    “什么明察不明察的,又或者什么趙娥、董玥兒的,在我看來都是無關緊要之事。董氏早已經是過眼云煙,要沒有人刻意去提及,也沒有人會想到董氏的存在,所謂的國仇家恨,也翻騰不出什么浪花來。你們二人沒有拿這事為自己贖身,也算是有情有義之人,我也不可能拿你們去換那么點的賞金。不過,既然以后你們都是我韓家宅子里的奴婢,我自然是要將你們的情況都了解清楚,你們臉上都刻著字,也不要因為驚懼就想著連夜逃走,安心繼續留在莊子里做事便是,不要三心二意,我也不會虧待你們。我也了解到你們十二戶官奴婢,日子過得十分的窮苦,你與陳濟堂前后生有三子都夭折了,現在好不容易又有生養,得要小心照看,你們說是不是?”

    “大人洞察,奴婢侍奉大人,絕不敢三心二意。”趙啟、陳濟堂叩頭說道。

    “趙老倌你進來,”韓謙提高聲音喊趙老倌進來,吩咐他說道,“以后莊子里有什么事情,你都吩咐趙啟、陳濟堂幫著你去做。明天你先讓各家到大屋里,各領走三百斤米面、十斤鹽油回去。要是各家有病疫,也都要及時醫治,不要延誤。”

    田莊的夏糧沒有送到宮里去,但官舍里也只存有不到一百石粳米,一下子就要拿出近一半賞賜下去,趙老倌還肉疼無比,幽怨的看了韓謙一眼,心里想少主真要讓自己當這莊子里的管事,錢糧之事總也得聽自己一聲勸啊!

    韓謙揮手讓趙老倌領著趙啟、陳濟堂退下去休息,他又讀了一會兒書便也洗洗睡下。

    次日午時,敘州船幫的船隊緩緩從南面駛來,停靠到雁蕩磯東北面的水塘里,楊欽、馮宣、奚昌等人借船板登岸,參見站在塘堤前等候的韓謙。

    船隊將從敘州運過來的一部分貨物卸入桃塢集軍府的大倉中,卻也沒有空船過來,而是將韓謙在秋湖山別院能搬出來的家當,都運了過來。

    除了大量的藏書、書案家俱等物之外,以及運了四船此時還不算錢的煤餅、青磚過來外,還有一批用木框子固定好的陶甕、甑鍋。

    這些陶甕、甑鍋的形狀相當的奇怪,奉命帶著壯奴幫著卸貨的趙啟、陳濟堂看到這些甕甑等物,心里十分的奇怪,想不出這些有何作用。

    除了從秋湖山別院搬出來的這些物件外,還有六戶居住在別院里的家兵及眷屬近三十口人也撤了出來,這時一并遷入雁蕩磯莊院。

    既然韓家以后要與左司公私分清楚,這些人乃是韓家的家兵部曲,除了像林海崢有正式官身的之外,不然即便要為左司效力,也都在韓謙身邊伺候,不能再混雜在左司的普通工師、斥候之中。

    這六名家兵部曲,年紀都有些大,而且前半生或多或少留下殘疾,沒有能力再上戰場,但韓道勛不忍棄之,與范錫程、趙闊他們一起,仍然帶在身邊供養著。

    韓謙之前也沒有將他們編入兵房或察子房,而是前后跟隨范錫程、林海崢負責打點匠坊的事務。

    林海崢被韓謙調離后,他們還留在匠坊里聽從領頭工師鄭通的調用,兩年多時間,雖然他們未必成為鄭通或季福、季希堯這一級數的大匠師,但他們與十多留在匠坊學習兩年的家兵子弟,對石灰、青磚的燒制、對煤炭的開采等等,也都熟門熟路,比普通的匠師要強一籌。

    目前韓謙也計劃將他們當成韓家專職的匠師使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灵寿县| 上虞市| 东至县| 怀安县| 本溪| 启东市| 西藏| 苍溪县| 黑龙江省| 台东县| 安远县| 克拉玛依市| 郧西县| 铜川市| 南安市| 玉溪市| 同德县| 松江区| 龙南县| 阳东县| 区。| 五峰| 北京市| 莎车县| 谢通门县| 资兴市| 新蔡县| 新巴尔虎右旗| 溧水县| 乌拉特中旗| 临邑县| 拜泉县| 丰原市| 道真| 福泉市| 工布江达县| 宁阳县| 长治市| 筠连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