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滄浪-《楚臣》
第(1/3)頁
待軍議之后,三皇子在柴建所率侍衛(wèi)營的簇擁下,先隨杜崇韜、徐昭齡去漢水南岸的襄州城安頓下來,韓謙則暫時留在北岸,輔助李知誥安排前部兵馬沿丹江北進之事。
當(dāng)然,楊元溥也沒有將侍衛(wèi)營的人馬都帶去襄州城。
楊元溥知道他在襄州城是安全的,至少不用擔(dān)心有大群的敵兵能直接攻殺他們,真要到那一步的話,鄧襄防線都已經(jīng)全線崩潰了。
楊元溥僅讓柴建帶百余人護送他去襄州城,侍衛(wèi)營其他的人馬,都著李沖統(tǒng)領(lǐng)著,隨韓謙、李知誥西進。
“今年梁軍來勢洶洶,西翼于鄧襄的防御部署還是太被動了。”送三皇子楊元溥等人登上船,李知誥站在積雪的江灘前,頗為憂慮的說道。
李知誥自幼隨父兄征戰(zhàn)江淮,又熟知兵法,當(dāng)然也是一眼看出杜崇韜作如此防御部署的優(yōu)劣。
西翼如此被動的在南陽盆地南部組織防御,意味著梁國前期在西線組織的軍事壓力,都會施加到此時在蔡州南部積極進行防御的壽州軍身上。
雖然他們作為三皇子一系,在大楚內(nèi)部最大的敵人,就是安寧宮、太子以及外戚徐氏一系,而壽州軍是這一系勢力的根基之一,但并不意味著壽州軍在梁軍面前受挫,他們就一定會受益的。
壽州軍要是感受到來自梁軍的壓力太大,很有可能會放棄在蔡州南部的防守,收縮兵力,但這也意味著整個南陽盆地北部的方城缺口,將徹底暴露在梁軍的窺視之下。
“此事怕是殿下都難以建言,我等還是做好應(yīng)做之事吧。”韓謙說罷,便裹緊大氅,稍稍蜷縮著身子,感覺更暖和一些,心里則是后悔,為了節(jié)約,過來之前竟然沒有給自己準(zhǔn)備一件皮袍子,這個冬天要比以往都冷得多。
韓謙抬頭看了看天空,又陰沉下來,這雪都沒有停兩天,看樣子又要落一場,心想也不知道梁國怎么想的,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這大寒之日妄興兵戈,想到龍雀軍出征前,每名將卒所緊急發(fā)放的寒衣也相當(dāng)單薄,暗感也許這一場戰(zhàn)事下來,直接死于戰(zhàn)場的,都未必有凍死多吧?
至于鄧襄戰(zhàn)略部署上的事情,韓謙此時也不愿多想。
能獨擋一面的大將,皆是自負之人,戰(zhàn)略層次的建議,或許杜崇韜的嫡系親信能夠說得上話,要是他們慫恿三皇子意圖強行扭轉(zhuǎn)整個西線的防御策略,就會回到杜崇韜渡河之時的那個勢態(tài)上。
三皇子楊元溥借助皇子身份,是有可能強迫杜崇韜低頭,但杜崇韜到時候?qū)⑼M南陽盆地北部的重任交給龍雀軍承擔(dān),他率襄州軍穩(wěn)固南線,要怎么辦?
龍雀軍才是什么家底?
韓謙、李知誥再狂妄自大,這時候也不敢讓龍雀軍主力出南陽盆地,跟梁軍精銳死戰(zhàn)啊!
先行抵達襄州的兩千龍雀軍,登岸后還沒有進樊城,此時天色還早,李知誥、韓謙便著將卒直接先沿漢水北岸西進,安排這一切之后,他們兩人又與李沖轉(zhuǎn)回樊城,再去見黃州、郢州的援兵將領(lǐng)。
黃州、郢州都沒有禁營駐軍,一千援兵都是州營抽調(diào)過來增援,率軍皆是兩州的司兵參軍,黃州司兵參軍鄭暉與郢州司兵參軍夏振皆是兩地的強豪子弟。
天佑帝率淮南軍在金陵奠定大楚基業(yè)之后,與越王董昌打了幾年惡戰(zhàn),而江州以西諸州,包括潭州馬寅在內(nèi),基本都是傳檄而定。
為穩(wěn)定局勢,對鄂黃荊戎郢隨諸州,為拉攏地方強豪,封賞大量的強豪子弟為官為吏,地方州營也多掌握在地方強豪手中,僅僅在與蜀地及梁國相接之地,派嫡系大將率南衙禁營軍任鄧襄防御使、戎州防御使,加強控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安市|
阿荣旗|
湟源县|
宣恩县|
宁河县|
尉犁县|
德钦县|
曲麻莱县|
元氏县|
姚安县|
荆州市|
扎赉特旗|
大庆市|
华亭县|
大荔县|
宁国市|
闵行区|
合阳县|
凤阳县|
曲靖市|
辽阳县|
孝感市|
兴城市|
灵武市|
新建县|
格尔木市|
岱山县|
和田市|
平陆县|
荣成市|
万州区|
瑞金市|
河曲县|
喀喇沁旗|
永昌县|
岐山县|
定结县|
曲阳县|
佛坪县|
乡城县|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