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陽殘地-《楚臣》
第(2/3)頁
而漢水北岸毗鄰的樊城還是一片殘破,更不要說更北面的新野、宛城、方城等位于南陽盆地的北部幾處要沖之地了。
不過,梁國的汝州兵馬,與楚國大將徐明珍所統(tǒng)領(lǐng)的壽州軍,其西翼多年來在蔡州一線對峙、拉鋸,目前分別蔡州的南北部山隘要沖之地建立防御,分割蔡州。
蔡州位于南陽盆地入口方城的東翼。
雖說此時的南陽盆地,僅有受襄州節(jié)制的三五千兵馬分守北部要沖之地——襄州防御使所屬的主力兵馬,主要扼守漢水沿岸的城池——防御談不上多嚴密,但在蔡州的爭奪分出勝負之前,梁軍每次用兵,多是僅僅分派一路偏師,繞過堅固的城寨,襲擾南陽、襄樊等地,暫時還沒有進占南陽盆地的心思。
這主要也是南陽盆地已經(jīng)被徹底打殘,在蔡州一線的爭奪沒有分出勝負之前,梁軍強行進占南陽盆地,一方面需要派駐大軍與控制襄樊的楚國對峙,另一方面還要擔心從梁國腹地過來的糧路,隨時會被徐明珍派兵切斷,致使其進占南陽的兵馬徹底淪為孤困之兵。
只是形勢不會永遠恒定不變。
不管梁國也好,大楚也好,這幾年雖然都有內(nèi)斗,派系糾纏厲害,但休養(yǎng)生息三四年都沒有大規(guī)模的戰(zhàn)事,實力都有相當程度的提升。
梁國以往對淮上用兵,多以許州為重心集結(jié)兵馬,而今年入秋以來,除了許州外,梁國從山南西道諸州征調(diào)不少兵馬,往汝州南部,也就是南陽盆地的西北方向集結(jié)頗多,很難保證梁軍今年冬天的用兵計劃,不是想著一舉總結(jié)兩國長期以來在蔡州、光州、南陽的爭奪。
當然,梁國倘若今年不用兵,楚軍也會考慮跨出襄城,加強漢水以北的防務(wù)。
這也不是僅僅是左司斥候刺探梁軍動靜之后,韓謙、田城他們所得的結(jié)論,樞密院對西翼也同樣是充滿這樣的擔憂,這次除了調(diào)派龍雀軍增援襄州外,還同時從江鄂等沿江十二州征調(diào)兵力。
加上襄州守軍、龍雀軍以及江鄂等十二州的增援兵馬,在十月底預計將集結(jié)五萬兵馬防備梁軍南下。
韓謙與田城也并沒有乘多久時間的船,雖然他們要去的地方,一路都有水道相通,但傳統(tǒng)的單桅帆船逆湍流而上的速度還是太慢了。
烏篷船在樊城西邊十數(shù)里的江灘靠岸,這里有十數(shù)名左司斥候牽著馬匹在等候韓謙、田城。
韓謙之后沿漢水北岸的殘破小道西進,又自丹水口北上往秦嶺東南麓的腹地挺進,沿路所見,都是被遺棄的殘破城寨。
每座城寨內(nèi)外或多或少有些流民結(jié)廬而居,或開墾田地,看到韓謙他們經(jīng)過,眼神里都是充滿警惕,即便沒有蜂擁而來,但也不憚露出他們所擁有的簡陋兵械,以為告誡。
當然,離開丹江古道,往秦嶺東南麓的深山老林里,還有更多為流民所控制的山寨,此時都沒有納入大楚的統(tǒng)治之下。
百年亂戰(zhàn)的后果,在這里都充滿的展示出來。
丹江道,又名武關(guān)道或藍田關(guān),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曾是秦楚相爭數(shù)百年的關(guān)鍵要隘,作為關(guān)中四塞之一的武關(guān),作為舊日大秦的西南門戶,就位于丹水上游的山峽之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九龙县|
亳州市|
许昌市|
广平县|
东安县|
和平区|
东莞市|
敦化市|
望城县|
克拉玛依市|
英德市|
开阳县|
泸西县|
平罗县|
武清区|
鸡西市|
利津县|
当阳市|
思南县|
灵川县|
谷城县|
新源县|
苏尼特右旗|
汉阴县|
临沂市|
盱眙县|
清河县|
毕节市|
襄樊市|
积石山|
类乌齐县|
通城县|
焉耆|
新民市|
丰台区|
宜州市|
外汇|
炉霍县|
金坛市|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