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南。 自從上一次圍剿京城失敗之后,楊榮便一直在這江南一帶活動。 江南地產(chǎn)豐饒,人口眾多,給楊榮的發(fā)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楊榮也遵從了呂無名的建議,沒有著急的再行兵事,而是屯田蓄兵,發(fā)展自己的勢力。 前段時間,楊榮的人馬順利干掉了林再興,得到了不少金銀珠寶,倒是讓楊榮有些喜出望外。 當時。 楊榮雖然也知道,以張漢中為首的東路軍洗劫了皇陵,但怎么也沒想到,就連這其中勢力最小的林再興,竟然也有這么多的錢財。 看來,這大乾皇室的富貴,真不是他們能想象的。 楊榮對于張漢中倒是也有些蠢蠢欲動了起來。 但就在楊榮謀劃著,要對張漢中行動的時候,張漢中卻派人送來了一封信。 “軍師啊,我是左想右想,也猜不透張漢中的意思。” “他送來的這封信,會不會明面上跟我們求和,背地卻有什么陰謀?” “說起來,干掉林再興,這一次真是意外之財,想必那張漢中,也一定有更多的金銀珠寶,我們現(xiàn)在兵強馬壯,何不趁機打下張漢中來?” 楊榮對著眼前的呂無名說道。 呂無名細細的看著手中張漢中送來的信,并沒有急著說什么,而是端起茶來品著。 過了一會,這才慢慢把茶杯放下。 “楊王,你可曾想過,張漢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呂無名對著楊榮問道。 “張漢中?” 楊榮往后倚了倚。 “他也算是很有能力的,出身農(nóng)戶,卻一步步走到了現(xiàn)在的程度,手下的將士,倒也不全是土雞瓦狗。” “但要論勢力和人數(shù),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我們的。” 楊榮慢慢說道。 “不錯,據(jù)我了解,這張漢中出身貧苦,從小聰明倔強,跟他父親做小生意,販賣紅棗。” “還當過一段時間的捕快,之后陜州全境災荒不斷,發(fā)生了嚴重的干旱和蟲災,餓殍遍野,他們無法生活下去,只有鋌而走險。” “短短時間內(nèi),便拉起了這么多的人馬,說明此人頗有威望。” “而在當時圍攻京城,能想到攛掇東路軍人馬繞路進攻皇陵,預判了我們圍攻京城的下場,算起來,卻是我們諸路反王當中獲利最大的,說明此人洞悉全局,沒有盲目自大。” “但在皇陵財寶的分配上,卻跟幾個反王反目成仇,沒有借助這個機會,籠絡其余幾人,說明此人愛財,且心胸狹窄。” “回來之后,并沒有聽說張漢中用這些金銀珠寶招兵買馬,反而是跟不少大乾的官員走得很近,想必這些金銀都是用來打點這些關(guān)系了,說明此人反志不堅,處處留路。” “如此看來,張漢中是一個謹小慎微,唯利是圖的人,這樣一來,這封信,倒是頗有可信度。” 呂無名對著楊榮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