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方縣令,就是一方父母官。 當上面通徹以后,手握大權,說是土皇帝也不為過。 就像這中鄉縣。 尋常的縣府里面,衙役、兵士不過一兩百人,但是這中鄉縣府雜七雜八的加起來,足足近千人。 其中這些士兵、白役之類的,可都是縣太爺私自養著的。 而縣太爺每年的俸祿不過幾十兩白銀,一斑窺豹,也就知道這個張縣令的背后有多少道道了。 “嗯,這也是難免的。” “我們這幾個地方,因為還算挨著官道,民怨頗多,特別是伏牛山,所以才會先對著伏牛山下手。” “但那些距離較遠的山寨,他們并沒有像伏牛山這么大的便利,但這么多年仍然過得不錯,聽說也跟縣令有些勾結。” 凌秋君點了點頭。 “那這么說來,上次伏牛山的事情,豈不也算是逢場作戲?” “恐怕這縣令還真不一定打算徹底消滅伏牛山。” “我們在縣令眼里,哪是什么山匪,分明是搖錢樹啊!” 沈三笑了笑。 自古以來匪患不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養匪自重。 剿匪是不能剿光的,需要留下一點匪患,甚至沒有山匪了,也要扶植一些山匪出來。 這樣一來,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養人,大張旗鼓地撈錢。 現在的縣令,每次出城剿匪,都是要向方圓受山匪禍害的富戶手里面要錢要物。 畢竟那些山匪們下山,損失最大的,還是那些富戶。 特別是這一次朝廷下了剿匪令,更是大撈特撈的時候。 在這之前。 縣太爺已經跟朝廷這邊賺了不少的賞金。 但唯恐其他的人眼饞,背后戳穿,所以才借故讓鄭泰他們前來。 鄭泰混點功勞,他們賺點銀錢,山匪安穩一些,百姓感恩戴德。 這本來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 結果沒想到,鄭泰他們稀里糊涂在山谷里面中了伏擊,而縣府這邊本來的佯攻,也變成了真刀實槍的正面進攻。 之后又趁著壽辰的時候殺了縣太爺的公子。 這仇才算是徹底結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