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月初,快船隊開啟了東部五連客的艱難旅程。
他們要先前往夏洛特挑戰山貓,然后轉戰印第安納打步行者,隨后再依次前往邁阿密、奧蘭多和紐約。
山貓隊是一支平庸的爛隊,如果不是他們的老板叫邁克爾·喬丹,那他們就會像國王隊一樣無聲無息地腐爛下去。
在于飛的GOAT地位已經確立的時代,喬丹的影響力似乎不再那么強大。然而,媒體依然樂于打喬丹這張牌。
自從全面掌控球隊以來,喬丹屢屢遭遇失敗。他被迫坐在場邊觀看一支自己在球員時代根本不會多看一眼的隊伍,這讓他再次陷入內心的漩渦。喬丹的情緒時而激烈、時而壓抑,大多被憤怒的陰影籠罩,從憤怒的咆哮到默默地無聲燃燒。他從一個剛下班回家的商人——“親愛的,我回來了!”——變成了一個憤怒燃燒的人。
外界自然把類似的爭論延伸到了喬丹身上。
然而,自從于飛奪得第七個冠軍,帶領球隊完成四連冠并斬獲第八冠后,“誰是最偉大的球員”這個話題在籃球界似乎已經沒有懸念了。
這場爭論在挑起后雖然引發了一些討論,但并未進入主流媒體的視野,直到GOAT降臨夏洛特。
賽前,有記者詢問于飛如何看待與山貓隊的比賽。
“除非包廂里的那個人穿上球衣,否則不會有什么特別的事情發生,”于飛答道。
比賽隨即開始。
于是,在山貓隊的主場,出現了足以摧毀士氣的一幕——快船隊得到了比主隊更多的支持。
當于飛搶斷了已經讓夏洛特球迷愈加失望的邁克爾·基德-吉爾克里斯特,沖向籃筐完成一記360度轉身扣籃時,現場已經變成了GOAT的朝圣地。
“弗萊!!!!!”
“弗萊!!!!!”
“弗萊!!!!!”
這無疑是對球隊老板的直接羞辱。
老板包間內,喬丹怒不可遏:“找出那些混蛋!我要永久禁止他們來現場看比賽!”
喬丹的助手們左右為難,因為根據現場的反應來看,這是全場觀眾主動起哄。
因為球迷支持對方的球隊就要禁止他們來現場看球嗎?如果這樣的話,他們今晚的對手早就倒閉了。
快船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就是打著“低價看其他NBA球隊”的噱頭來賣票的。
作為一支弱隊,這么做不丟人。
喬丹顯然動了些私人情緒。
比賽沒有任何懸念,快船以32分的優勢在客場狂虐山貓。
于飛出場不到30分鐘,卻高效地轟下30分12籃板。
山貓隊的糟糕防守已經不是新聞。
在于飛之前,卡梅隆·安東尼便對他們砍下了60分,然后,科比也在這里轟下50分。
山貓隊的糟糕防守給了明星們一個放飛自我的理由。
他們都知道,如果現在不狠狠刷分,下次再遇到防守這么差的球隊就不知道是何時了。
不過,當于飛聽見現場觀眾像狂熱的球迷一樣呼喊自己名字的時候,確實有幾分不同的感受。
這一點在他退場時與喬丹擦肩而過時更加明顯。
兩個不共戴天的仇人沒有任何交流,籃球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兩個人出現在同一個走廊,彼此間的氣場足以把其他人都變成啞巴。
于飛注意到喬丹那明顯發福的體態,他還記得喬丹曾在名人堂演講上說過,50歲時或許還有可能復出?
呵呵,這絕無可能了。喬丹已經老了。
人老了會失去很多東西,不僅是視力和靈活性。對于超級巨星來說,老去的代價更為慘重——他們不得不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成就被后來者超越,聽到那些從未看過自己比賽的年輕球迷的貶低評論。曾經的英雄如今只能自詡為功成名就者,認為歷史應該記住他們,運動世界應該銘記他們的偉大。然而,事實是怎樣的呢?
在流行文化中,他們已經沒有了影響力。大多數退休的明星過著隱士般的生活,當他們去世時,他們的存在感也隨之消散。他們最終被徹底遺忘。每個人經歷這種過程的速度各有不同,有些人較慢,有些人較快,但結局幾乎都一樣。
然而,對于那些在一代人中達到最高榮譽和成就的少數人來說,在他們退役時,往往會看到一種幻影:不朽。
他們開始相信這一點。
所以,當喬丹在1998年退役時,他堅信人們會永遠記住他。如果他在那一刻去世,他的墓志銘將會是:“這里埋葬的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然而,僅僅過了幾年,球迷們開始拿科比與他相比;卡特的扣籃看起來比喬丹更為驚艷;才華橫溢的麥迪也被視為有潛力超越他。喬丹作為球隊管理者的無能為力,以及想要證明這些后輩不足以與自己相提并論的競爭欲望,讓他做出了那個決定——他要復出。他相信那種堅韌的意志是對抗衰老的盾牌。
然后,他遇到了年輕的于飛。
那個張揚的于飛,那個無所畏懼的于飛,那個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的于飛。他們可以在童話里成為惺惺相惜的忘年交,但在現實中,兩股同樣強大的力量只能有一個沖向頂峰。
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喬丹選擇了交易于飛。
這個決定導致了他在華盛頓.的悲慘結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