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確實是超出了泰倫·盧的預期。
他以為菲爾·杰克遜可能會迫于無奈把D.J·姆本加這樣的球員放出來撐場面,但杰克遜竟然真的放棄了在場上放純內線。
可這對杰克遜來說真的是冒險嗎?
不如說,在很多年前,杰克遜就嘗試過類似的套路。
公牛第二王朝期間,主力中鋒盧克·朗利經常受到傷病影響,當替補中鋒比爾·溫寧頓之流不堪大用的時候,杰克遜就會擺出哈珀、喬丹、皮彭、庫科奇、羅德曼的陣容與對手決戰。
你可以說這是杰克遜在迫于無奈的情況下試驗了死對頭帕特·萊利所謂的“未來籃球是由五個前鋒組成的”預言。
今天,來自現實的壓力再次給到了湖人,讓杰克遜被迫放棄了小加索爾。
讓阿泰斯特和賈米森頂內線的結果是,他們不僅籃板會面臨巨大壓力,內線防守也會成為對方的突破口,尤其是超音速并不需要像湖人那樣降下內線高度來換取防守彈性。
這是湖人必須面對的現實,但為此得到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科比和詹姆斯不再被三角進攻體系所束縛。
他們成為了一支真正的投籃、速度、空間結合的小球戰隊。
這意味著什么呢?
他們的比賽變成了二人籃球,科比和詹姆斯分享持球時間,學院派教練有句規訓:我他媽憎恨一次進攻中允許明星球員運球超過五次的球隊。
而湖人在這種情況下,別說五次,只要時間夠,科詹都可以在進攻回合運球十次以上。
超高的持球時間外加反反復復地全拉開擋拆和五外單挑,角色球員接到球要么投籃要么回傳,沒有其他選項,主打的就是把空間最大化,讓球星來主宰一切。
從打法來說,湖人已經走得比于飛的超音速和雄鹿都更遠了。
他們就像東契奇與歐文的獨行俠。
球星+射手等于一切。
當湖人下半場在三分鐘內轟下10分,把分差縮小到4分時,超音速通過內線優勢又將分差拉開到7分。
于飛主動對位詹姆斯。
2010的詹姆斯在進攻手段上比不過2024年的東契奇,而2010年的科比則明顯大于2024年的歐文,這是防守湖人的難處。
但是,湖人擺出的這套陣容雖然極端,進攻卻沒有拉滿。
至少他們還有阿泰斯特這個空間黑洞。
因此,超音速隨時可以放掉阿泰斯特去包夾科詹的其中之一。
湖人并沒有錯過阿泰斯特的空位機會,但阿泰斯特在獲得空位時的表現只能稱得上是勇于出手。至于他的命中率,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阿泰斯特在第二節4投1中,命中率僅僅25%,但湖人需要他繼續投,不只是他,其他人拿到球也要大膽出手。
賈米森在這個時候來了一點作用,比起上半場單純挨打的被動,下半場開始可以得分了。
但他在內線給湖人帶來的損失和籃板壓力,依然不是他偷雞進幾個球可以彌補的。
于飛和羅伊在連續半節的時間里不斷地點名賈米森,持續放大己方的內線優勢。
湖人則依托五外的天然空間優勢在外線得分。
理查德·漢密爾頓看見了于飛的所作所為。
他在防守端對位詹姆斯,換防科比也不惜體力,甚至協防自己的時候,也沒有像過去那樣蔑視自己。
這說明什么?
他們湖人隊確實給予了這位向來高高在上的天選之子前所未有的壓力。
第三節的前半節是湖人壓力最大的時候。
于飛和羅伊輪番持球點名。
然后,超音速在六分鐘后換下羅伊。
球又回到了于飛一個人的手上。
他不著急,右手運球,左手開始指揮隊友。
突然間,詹姆斯的防守出現了一點破綻,他便果斷突入其中,卻不想這是對方預設的陷阱,阿泰斯特突然出現。
于飛的球立即向外轉移。
拉里·休斯接著,三分出手,不中,但波什搶到籃板,二次進攻,還是不中,于飛搶到進攻籃板,卻不等落地直接將其送回籃筐。
“三分球可以救你的命嗎,勒布朗?”
湖人超過半分鐘的出色防守在糟糕的籃板保護面前白費了。
于飛的諷刺并未進入詹姆斯的心里。
“可以要你的命就行?!闭材匪估溆驳鼗卮?。
“這句話是你能說的嗎?”于飛向回走著,頭也不回地甩下一句話,“你是不是忘了這個時代是誰創造的?”
有一件事對斯蒂芬·庫里很不公平。
他本該成為改變籃球運動的命運之子,這個成就大于他命定的那幾座總冠軍,就像奧斯卡·羅伯特森在1964年全明星周末期間率眾起義,為后世的球員爭取到更好的福利和退休保險,又在退役后用一場漫長的官司結束了職業籃球長期以來的奴隸制歷史⑴。這種普羅米修斯盜火般的舉動足以讓大O超越籃球的意義。
庫里引發的小球革命改變的是籃球本身。然而,現在于飛已經成為這件事的代名詞。
他在雄鹿締造的嘉年華籃球改變了聯盟的面貌,所以才會有如今這支湖人隊的誕生。
說他創造了這個時代,并不為過。
但創造者就注定是最強嗎?
詹姆斯不這么看,至少于飛所在的超音速從人員配置上就背離了空間籃球的初衷。
他們只有一名穩定的射手,波什向空間四的轉型并不成功,如今更是逆時代的打法,完全沒有小球的風貌。
只要湖人火力全開,他們怎么抵擋得住?
詹姆斯呼叫漢密爾頓給自己擋拆,突破后給對方分球。
換防之后,漢密爾頓實際上和于飛對位。
他需要另一個隊友的掩護。
幾次消耗之后,即使漢密爾頓得到了空位,這個三分命中率接近40%的射手卻投丟了空位三分。
于飛轉身收下長籃板。
湖人退防很快,這無疑是教練組的安排。
因為這套陣容沒有辦法在籃板上給壓力,只能快速退防不給防守反擊的機會。
他們又急又快,超音速卻是又慢又狠。
雙方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風格。
“沒有必要著急?!?
于飛令人安心地說。
于飛說著,叫杜蘭特來擋拆。
杜蘭特帶出賈米森,詹姆斯選擇換防,讓賈米森去防于飛。
因為于飛已經幾分鐘沒有運動戰得分,也許他現在的手感并不好,賈米森沒準能.美好的幻想只持續了五秒鐘,于飛暴起的一步把賈米森突破,就在對方的身后跳投得分。
超音速的領先優勢回到10分。
隨后,湖人隊又依靠科比的個人能力,強行在外線投進一記三分。
阿隆佐·基的防守已經盡了全力,但科比是那種用最不合理的方式進球,然后讓你感覺他這么打還有一絲合理性的人。
于飛耐心地疏導進攻,這一個擋拆,那一個掩護,忽然,球給到順下的波什。
籃下站著科比,他準備護筐。
但在順下的內線面前,后衛是很難保護籃筐的。
波什給足了科比尊重,并沒有選擇強上扣籃,而是用高度將球放進籃筐。
這是他今晚個人第20分,此外還有8個籃板球,這是他西部決賽上表現最好的一場。
湖人艱難地五外拉開,科比想再進個高難度球,卻不出意外地打鐵,好在籃板掉到詹姆斯的手上。
詹姆斯猛突進籃下,造成波什的防守犯規。
詹姆斯的兩次罰球全部命中,但隨后,湖人兩次嘗試外線三分都未能成功,被超音速抓住機會打反擊,分差一下子拉開到12分。之后,詹姆斯主動嘗試外線三分,依舊未中,卻見科比拼命搶下長籃板,再傳給漢密爾頓,繼續出手三分。
這一次他們命中了,但這種得分方式絕不是他們擺出這套陣容時想看到的。
連續不中的三分,幸運的進攻籃板,這當然是對敢于出手三分的球隊的福報,三分越多,長籃板越多,越容易脫離內線的掌控,全看個人的選位和預判。
但是,有些問題已經隱隱出現。
于飛打過多年的持球大核和五外,他很清楚這套體系的毛病在哪里。
主要問題有兩個,套路僵化和續航困難。
由一個人創造的體系是不可能復雜的,幾乎總是幾個套路反復使用。這是套路僵化。
續航困難是另一個問題。
它比第一個問題更深,更隱晦,更微妙。
因為它本質上不是籃球問題,是管理層的選擇問題。
擁有持球大核心,要打五外戰術,就需要足夠多的射手,湖人隊一直是這么做的。但問題是,其他球隊雖然沒有他們這么好的進攻資源,卻很容易獲得防守資源。
例如,超音速隊并不是一支依賴防守的球隊,但當純進攻無法取勝時,他們就轉向了防守。泰倫·盧像瘋子一樣縮短了輪換,讓于飛和杜蘭特每場都打超過40分鐘,甚至重用阿隆佐·基這種在喬治·卡爾手下幾乎被棄用的、防守強悍但技術粗糙、能量爆表的球員。
超音速將自己的防守資源拉滿了,像于飛和杜蘭特這樣穿鞋身高接近210公分,臂展達到220+公分的大體型鋒線在防守時往往可以利用身體條件和移動速度在局部同時照顧到兩個點的對手。
因此,像漢密爾頓或者賈米森這樣的球員得到空位時,其實不是完全的空位,因為超音速的蜘蛛人們的干擾是存在的。
再加上他們在接球前已經經過激烈的身體對抗,而且每次接球都不太可能是舒服的位置,因為傳球路上會有各自意想不到的干擾,種種負面因素加持下,一個平時命中率達到40%的射手,在這種情況下能保持幾分準頭?
這是持球大核所領導的五外和全拉開體系帶來的悖論,你為了打這個體系必須要把大量工資帽傾斜向射手和空間型內線。那么你的防守資源就會缺乏,伱不可能用同樣的方式去針對對手,只能信任射手,可是在高強度的壓力下,連庫里這樣的人都會在一輪系列賽里失準幾場比賽,那些所謂的神射手呢?
這是選擇,也是取舍。
建隊者相信持球大核的能力,于是為他的空間投資了一切。
可現在,當空間點無法帶來預期的收益,只能靠球星單打呢?
湖人守護著不知何時兌現的期望,而超音速按部就班地打每一個球。
斯臺普斯中心的第五排坐著《體育畫報》的作家,他叫加里·史密斯。
九年前,他在西雅圖度假,無意間看了一場高中籃球比賽,弗萊·于從那一天進入了他的視野,不久之后,他為弗萊寫一篇文章——《天選之子》。
史密斯仍然清楚地記得那篇文章的副標題是什么:弗萊·于的命運不僅是成為華盛頓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還要改變世界。名人的壓力會先把他壓垮嗎?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篇文章就像是先知的預言,他以驚人的筆觸捕捉到了一個超級巨星在成為超級巨星之前的形象。
現在,史密斯遠遠地看著那個年輕人。
他運球,突破,全場觀眾發出噓聲,勒布朗·詹姆斯的封蓋幾乎把他的球封下了,但他調整了弧線,然后.
裁判響哨!
球進了!
那個人滑倒在地,大喊:“真輕松,勒布朗,你會防守嗎?”
詹姆斯的名人朋友們生氣了。
“狗爺”史努比跳起來大罵:“別囂張過頭了尼哥!你這個該死的@!¥?。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