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里面出現了多層博弈,盧指導在布置這個的時候并沒有想那么多,但球員自帶創造力。 湖人攻了一圈發現,如果不把籃下的大個子往外逼,就得讓科詹單打,如果不單打,那么破局方法就是讓小加持續命中該死的三分。 這是湖人不想嘗試的事情,因為小加屬于命中率可觀但三分產量不高的球員。 他的產量不高是因為不想投嗎?那是因為他只有在這個產量下才能保證命中率。 這就是數據統計里的騙局。 不看產量,一切都毫無意義。 可是,一旦產量增加,那么射手本身所受到的防守壓力、針對性、以及個人的負荷,又會增加,保持一模一樣的效率是不可能的。 這是一星四射模式難以成功的關鍵,同樣的神射手換一個環境,換一種壓力,可能就會失去神性。射手一旦不能創造空間反哺大核,隨之造成的空間堵塞就會反噬大核本身。 菲爾·杰克遜看出了超音速表面的戰術針對下的深意,雖然他不知道盧是如何設計這個的,但不得不說很陰險。 于是,杰克遜在情況惡化之前請求暫停。 超音速方面 盧指導可不知道他隨意的一個布置獲得了杰克遜的高贊。 “就這么打,他們的進攻已經脫節了!”只要現階段的戰術好使,盧就不會去做改變,“弗萊,和kd聯動起來,科比和勒布朗拿你們沒有辦法!” 于飛輕輕應了聲。 杜蘭特看起來飄飄然的,開場幾分鐘下來,他的球權不多,但他一點都不著急。 于飛心想,要是阿杜今晚夢游導致他們火力不足輸球了,是不是要怪斯嘉麗? 就在這時,湖人令人意外的變陣了。 他們用大z換下小加,再用阿泰斯特換下賈米森。 這么一來,名義上的五外已經不見,大z的射程最多到罰球線區域附近。 于飛猜測他們會在中距離做文章。 盧指導的反應慢了一拍,他還在揣摩杰克遜此舉的意圖。 每一種布置針對的體系都不一樣,對手一旦有變,自己的變化也要跟上。 盧指導還在新手營,常規賽磕磕絆絆過來了,季后賽借著整體實力的強大,至今也沒被上過壓力。 前有波波維奇點菜不成,給他造成了“看來我也有成為名人堂主帥之才”的錯覺,只是,這樣的錯覺很快就被以不擅長快速調整出名的杰克遜打破了。 小加在場上的時候,湖人的三角進攻是正統的,看過喬丹的公牛和ok湖人的球迷都能從中找到過去的影子,可一旦小加下場,他們就不會再打正統的三角進攻了。 那種內線中路做軸,強人低位開鑿,攻勢呈三角展開,變化無窮,人人都有機會的機會均等進攻籃球就消失了。 這是菲爾·杰克遜向詹姆斯作出的妥協。 小加不在,軸心就成了詹姆斯,他不可能像內線一樣去高位支配,也不會像科比似的去低位干活,他什么都不會變,他的球風就是這樣,或者說持球大核的風格總是不變。 一切以我為主。 因此,湖人的三角進攻在詹姆斯的支配下變成了倒三角。 詹姆斯這個戰略突出部在外圍并沒有多少威脅,但科比等人的存在,足夠在三分線內攪翻局面。 大z擋拆,科比切出,接球跳投。 湖人從一個極致的三分速度的終極小球打法回歸了傳統,主打中距離,解放罰球線空間的進攻讓超音速此前的防守布置失去了意義。 還沒等盧指導反應過來,湖人的另一手出現了。 阿泰斯特對位于飛,但只要于飛持球過半場或前場接球,詹姆斯和科比中的一人就會上前包夾。 于飛是超音速唯一的支配者,是超音速現行體系可以維持運轉的唯一原因,一旦不計后果地把他封死,剩下的人就只能亂槍打鳥。 生涯至今,于飛還未吃過教練的苦。 第一年在奇才雖然很不愉快,但道格·柯林斯是應變鬼才,雖然場外的工作做得像是一坨狗屎,但他的臨場指揮是于飛見過的教練里最好的。 而卡爾就不用說了,于飛作為持球大核本身就算是半個教練,卡爾把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出不了錯。 所以,于飛遇到湖人這么針對的時候,他會想自己先試看看,不行就等教練組暫停再調整。 可是,所有非科班出身的菜鳥教練都會犯下一個錯誤,那就是自不量力。 他們認為執教是教練員之間的智斗,對方給了一道題,如果他不解出來,叫暫停有用嗎?但叫暫停打斷對方節奏是比賽的重要一環,無數菜鳥教練都忽略籃筐這件事,盧指導作為執教基礎為0的教練,更是如此。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比賽進行到八分鐘,超音速陷入得分荒,主打中距離的湖人雖然效率不高,但起碼還能得分,而超音速那邊則在于飛受到大量夾擊的情況下自亂陣腳。 此時,他們已經落后7分。 于飛終于忍不住對盧大聲說道:“把比賽停下來!” 盧指導反應過來,迅速跑過去叫了暫停。 19比激戰八分半鐘,超音速落后湖人7分。 盧指導拿著戰術板,與助教對視,卻是大眼瞪小眼。 他們的問題很簡單,湖人瘋狂包夾于飛,但球傳出來卻抓不住空位,因為他們包夾于飛的同時,其他人也會輪轉,最終被放空的人是三秒區外沒有進攻威脅的夸梅·布朗。 “讓杰梅因換下夸梅。” 阿德里安·丹特利剛要建議,卻聽于飛說:“不,我去打四號位,讓肖恩(利文斯頓)上來。” 布朗還是要下場,但于飛轉到四號位對位阿泰斯特,再讓利文斯頓接過一號位的職責。 之前一直是以于飛為絕對核心,現在讓于飛去打四號位,讓利文斯頓控球,盧有些不安。 “可行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