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飛先接受現場采訪,然后特意走到總裁面前。 于飛坐下場下時,問內線教練希克馬:“杰克,以前打低位的時候應該經常被包夾吧?” 希克馬不無自得地說:“他們要是不包夾,我能場均拿下30分。” “怎么了?” 然后,他注意到于飛有些意外。 卡爾換于飛下來休息。 他的外線三分的準度讓于飛感到陌生。 這加劇了他們的緊迫感。 尤其是詹姆斯,他無法接受這件事。 “少?”希克馬沒好氣地說,“已經很多了!” “別,對面有個整天被騎士老板說天佑克利夫蘭的,現在他滿腦子想的是怎么離開。”于飛玩笑道,“伱要是盼著我好,就別把這個詞用到我身上。” 斯特恩不會如此天真,他相信于飛也不會。 對耐克旗下其他的籃球運動員來說,這是莫大的壓力。 倒是于飛,他一邊背打詹姆斯,一邊接近持球大核精通背打后必然會觸及的終極之門——低位吸引防守,形成中路開花四面爆破的攻勢。 他們可以。 一語成讖,他們在場下歡樂地拿詹姆斯的012上籃開涮,比賽卻在第二節發生了變化。 于飛對兩人的交流漠不關心,騎士注重外線的打法讓超音速集中火力攻擊他們的內線。 在希克馬的印象中,于飛是個持球第一的球員,只是來到超音速選擇了轉型。但是,球員的個人風格就像血緣一樣深刻,無論于飛如何轉型,最終都會回到最初的路上。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 隨著杜蘭特追隨于飛贏得自己的第一座總冠軍,耐克對他的營銷也進入了下一階段。 “有沒有一種可能。”蘭迪·米姆斯是詹姆斯的嘴替。“我是說可能。這是我個人的意見,與勒布朗無關。二十七連敗不是勒布朗和弗萊的差距,而是克利夫蘭與密爾沃基和西雅圖的差距?” 但一個在弧頂持球和在低位接球都能成為大核的球員,對球隊的意義完全不同。 所以,詹姆斯在耐克內部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就是站在于飛身邊的杜蘭特。 詹姆斯上來先被吹了個走步違例,他不禁攤手。 他們期待長江后浪推前浪。 對那些技術習慣良好的人來說,這是好事。 如果耐克得手,他們將得到當代的喬丹。 可從第二節開始,裁判好像換了個人,對腳步的吹罰尤其嚴格。 希克馬用嚴肅的口吻說出搞笑的話:“你不會四步上籃。” 耐克把他宣傳成于飛的學徒,對外則是個好人,而在球迷面前,他是背著書包的大男孩。 下半場,詹姆斯恢復了正常,但騎士落后太多,反超無望。 當于飛在詹姆斯的防守下第四次低位進攻得手,邁克·布朗表示不能再放任于飛一個人干勒布朗了。 以詹姆斯對于飛的了解,他知道對方大概不會離開銳步。 無論是他,還是聯盟中的其他人,都不可能靠單防抵擋他。 因為耐克本質上是喬丹的“老巢”。 希克馬說:“三個左右。” 在這件事上,他們已經對詹姆斯不抱希望了。 而且,他的投射比起上賽季更加精進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