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斯普雷威爾腳下好像踩著風火輪一樣,快速地沖向前場。唯一回防到位的馬刺球員是托尼·帕克,可他的體型受限,不可能阻止斯普雷威爾。 半場結束前1.4秒,斯普雷威爾上籃得分。 48比雄鹿艱難地反超比分。 這場互相打鐵的比賽已經成為雙方的意志比拼,誰更能忍耐,誰更敢于把球打向籃下,誰更能把握住機會,誰就能把控比賽的走向。 第二節的12分鐘里,中間至少有8分鐘是被鄧肯所掌控的,于飛是在最后幾分鐘奮起直追,避免了讓馬刺帶著領先優勢進入下半場。 同時,也證明了雄鹿是可以在這種強度下打球的。 保持該強度是馬刺的贏球方法,可如果無法保持強度,一旦雄鹿的投籃手感回升,他們的末日也就到了。 半場戰罷,abc打出了于飛和鄧肯的數據對比。 弗萊·于,上半場打滿,10投6中,砍下18分7籃板7助攻1搶斷3蓋帽。 蒂姆·鄧肯,上半場打滿,10投5中,砍下14分8籃板5助攻5蓋帽。 “我們都知道拉里和魔術師是nba歷史上最標志性的宿敵,但其實,他們的巔峰期錯開了,也從未在球場上打出過這種針尖對麥芒的場面。弗萊和蒂姆的對決必將載入史冊!” 各家電視臺的解說員全都給予了于飛和鄧肯盛贊。 作為nba的主要合作平臺之一,abc不會放過親臨現場的專業人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首先采訪了美國男籃的主教練拉里·布朗,abc想知道于飛和鄧肯是否會是他治下夢之隊的關鍵成員。 “每個有機會執教蒂姆和弗萊的主教練都是幸運的。”布朗沉穩地說,“如果時機成熟,我相信球迷可以看見他們穿上美國隊的球衣。” “那么,您覺得誰的表現更加出眾?” “從數據看不分伯仲。”布朗說,“不過,就我個人看來,弗萊的表現可以打99分,而蒂姆的得分是100分。” “為什么呢?” 布朗開始長篇大論鄧肯在場上作出的種種貢獻。 拉里·布朗的回答完全不讓人意外。 鄧肯代表的是一種籃球場上的政治正確。他以正確的方式打球,保證每個回合都是合理的,并且還讓隊友感到舒服,雖然他的比賽很無聊,但他總是會贏。 這種“無論如何都是正確”的光環在鄧肯身上環繞許久,終于在今年跨過ok湖人的大關,走上證明自己的道路。 可是,被認可的同時卻被那些擁有投票權的評委拋下,這同樣證明了第四權的虛偽,他們對鄧肯所代表的這種絕對正確的籃球風格的支持停留在了口頭上。 他們的實際表現和那些認為馬刺的比賽很無聊的膚淺球迷沒有兩樣。 除了拉里·布朗,abc還采訪了身處流言旋渦的杰森·基德。 作為今夏自由市場的大魚,基德選擇來密爾沃基看總決賽是一種明顯得不能更明顯的暗示。 從基德在賽季期間拒絕籃網的提前續約開始,關于他會在休賽期以自由球員身份加盟馬刺的傳言便滿天亂飛了。 今晚現身布拉德利中心,就像是在昭告全世界他已經準備好加盟一支60勝的西部球隊。 abc的記者詢問了基德的近況和外界的風言風語。 身為老將,基德知道怎么應付媒體。 他不會在自己正式投身自由市場之前透露出任何信息。 最后,abc的記者問到了這場比賽。 “你怎么看待弗萊·于和蒂姆·鄧肯的上半場表現?” 基德隨即說道:“在我看來,他們都打出了mvp級別的表現,尤其是td。”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