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么久,怕你們忘了這人) 按理說,他最擔心《金剛川之戰》撲街,那會讓他徹底地成為小丑,淪為被營銷號嘲諷的素材。 但他反倒十分冷靜,看著面前大談“流量時代”“粉絲經濟”的一眾蟲豸,心中冷笑: “說得就像蘇哲靠粉絲和流量才成功一樣。” 為什么這么多觀眾關注蘇哲的新作?還不是因為他拍出了一部部優秀的電影? 更恐怖的是,蘇哲太愛惜羽毛,從來不會為了錢或者所謂的人情,去客串爛片,欺騙粉絲。 粉絲們從來不會在買票入場后,才發現是爛片,蘇哲只有寥寥無幾的片段而已,只能以“含哲量”來安慰自己。 這種積累下來的信任是極其恐怖的,也往往是一個時代巨星的標志。 而在這些人嘴里呢?仿佛蘇哲只是會圈粉,會搞熱度而已。 更讓程永俊無奈的是,面前這些人,說這些話不是為了貶低蘇哲。 這些話,就是他們的心里話;這種認識,就是他們的人生觀。 這讓程永俊突然想起,當初他參與《不差錢》排練時,遇到蘇哲的場景。 當時他以為,蘇哲作為大明星、大老板,會很忙,就算見面,也只會給他畫餅,告訴他成名后能賺多少錢,鼓勵他認真工作。 但蘇哲每次都排練到很晚,只和他討論小品臺詞,仿佛他們就是最純粹的創作者。 純粹的,仿佛在他們排練的時候,沒有任何名利的干擾。 “不對。” 程永俊突然想起,蘇哲還是和他說過名利的: “別想太多,把作品搞好,一切都會有的。” 當時,程永俊覺得蘇哲很天真,或許他才華實在難以遮掩,從沒有懷才不遇過,成名太簡單,才認為一切成功都理所當然。 仿佛只要認真去做,就可以用作品說話。 但程永俊在底層打拼多年,他見過許多才華橫溢的人,卻只能黯然離開。 他知道,世界不是這樣的,娛樂圈更不是這樣的。 機會,才是這個圈子最重要的。 所以,他背叛了蘇哲,只為抓住這個機會。 如今他卻后悔了,不是后悔背叛,而是后悔—— 和這群蟲豸在一起,怎么搞得好作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