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哲并沒要求保密,所以很快,網上就出現了視頻。
歌迷們開心壞了:
【終于有新歌了!蘇哲拍了四個月戲,你知道這四個月我是怎么過來的嗎?】
【一遍遍聽《過去的CD》!】
【得了吧,蘇哲歌迷就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了,圈內哪個歌手還能穩定貢獻高質量歌曲?也就蘇哲了!】
【可他不務正業啊!整天就知道拍戲,寧愿在片場唱歌也不出新歌。】
【不務正業?我舅舅在圈內,說蘇哲拍戲賺大錢了,現在還出新歌都算施舍歌迷的,根本懶得宣傳?!?
【我信,他這么多經典歌曲,這么多歌迷,早能開個人演唱會了,但除了《華夏歌會》,他連拼盤都懶得參加?!?
【我的偶像太有錢了怎么辦?】
他們一開始還在調侃,但聽完《逝去的歌》后,卻全都emo了:
【蘇哲又來刀我!】
【可惡,為什么掉了幾顆小珍珠?】
【這是在片場唱的,蘇哲難道又拍一部讓人流淚的電影?】
【總不能比《秘密》更虐吧?】
其實《逝去的歌》不是那種能爆火的歌曲。
能爆火的歌曲,無論質量如何,一般都有著洗腦旋律。
比如《小蘋果》,才更容易大火。
前世旅行團推出這首歌后,也沒有很火,只是憑借質量,慢慢打動人心,獲得好評。
但蘇哲的流量和粉絲太恐怖了,和旅行團的待遇自然不一樣。
他現在只要推出一首新歌,就鐵定能上熱搜,只看當天的對手決定位次罷了。
而《逝去的歌》的質量,也能承受住他的流量和粉絲贊譽,不會遭到路人反噬。
于是這首歌慢慢爬上了熱搜榜首,呆了幾個小時后才被更火熱的新聞頂下來。
于是,許多歌迷都關注著蘇哲的新歌;
更多影迷則關注著蘇哲的新電影——
【蘇哲拍新電影了?什么時候上映?】
【現在才預熱宣傳,估計是明年暑期檔吧?】
【蘇哲想當暑期檔之王嗎?】
【哈哈,如果他能一直保持《秘密》的水準,有可能喲!】
【反正他的下部電影我一定支持!】
沒有人想到,蘇哲這才剛拍電影,就想征戰春節檔。
別說圈外人,圈內都沒想到。
聯系光影后,他們都覺得蘇哲瘋了,實在無法協調檔期,苦勸蘇哲等明年暑期檔再上映。
如果真的只是為了“征戰暑期檔”,蘇哲說不定就聽勸了。
畢竟沒有排片,損失的票房可是真金白銀,那還不如換個檔期了。
但蘇哲擔心,命運還會給梁知若那么長時間嗎?
反正不是為了賺錢,他干脆任性一次:
“無所謂排片數量,哪怕1%都行!賠錢也行!”
當然不會這么夸張,蘇哲相信,自己的名字就至少值10%的排片,票房肯定能回本。
——蘇哲自己、梁知若、成蘭云和李文詩都沒要片酬,其他人片酬很少,這部劇的成本才幾百萬而已。
哪怕只放一天,也肯定不會賠。
但既然不在乎排片,江友亮干脆建議,也不用和光影合作了,自己發行吧。
國內不像國外,好萊塢的發行公司十分強勢,曾經強大的夢工廠都因為不掌握發行渠道,無奈倒閉了。
但在國內,一些明星甚至能和院線直接談排片。
尤其是證明過自己票房號召力的明星,院線信任,沒有發行公司也能談下合理的排片。
這才是很多老牌電影公司沒落的原因。
沒有發行能力當做護城河,只靠作品,那么老牌公司將沒有絲毫優勢,甚至在把握市場上,還比不過新公司。
江友亮也是回國后,才看明白了國內的現狀,才在蘇哲招攬時果斷跳槽。
在他的鼓動下,蘇哲干脆將發行業務交給他去談。
江友亮進入了戰斗狀態——
此時離春節檔這么近,很多院線都定好排片了。
而《腫瘤君》甚至都沒拍完,連劇本都沒有完整的,由蘇哲隨著拍攝不斷拿出新的劇情。
——他當然有完整版劇本,但在劇組這么多人面前,稍微偽裝了一下,假裝成邊寫邊拍。
也算致敬當年港片的“飛紙仔”了。
(編劇外號,因為他們要在片場臨時寫劇本,交給導演和演員,寫一頁拍一頁。)
但港片雖然曾經輝煌,但這種“草臺班子”模式,確實很難再見了。
如今在國內,哪怕是爛片,也至少有劇本,有精美的PPT,以及各種高大上詞匯包裝起來的策劃書。
——都是互聯網企業帶來的風氣。
那《腫瘤君》連PPT都沒有,怎么取得院線的信任?
江友亮有辦法。
他將《秘密》的票房成績拍在院線辦公桌上,再指著蘇哲的名字問:
“我老板主演,值不值10億?編劇,值不值5億?作曲,值不值5億?保底20億,有問題嗎?”
這種說法,倒正中院線某些外行經理們不看質量,全靠數星星的看片策略。
但他們還有顧慮:
“蘇哲確實厲害,但他電影正在拍,能趕上春節檔嗎?萬一趕不上,總不能讓我們開天窗吧?”
“在春節檔,電影院就是印鈔機,空一場就是白花花的錢??!”
很多電影院日常虧損,全靠幾個熱門檔期賺全年的錢。
在這時候,他們是最謹慎的。
江友亮直接拍出蘇哲給出的對賭合約:
“大年初一無法準時上映的話,你們隨便挪給其他電影,再賠你們違約金!”
蘇哲的名頭,還是值錢的。
再加上《逝去的歌》全網火爆,證明蘇哲至少在歌曲上沒有失手,這部電影不是糊弄。
經過江友亮的努力爭取后,院線努力擠出了12%的排片。
江友亮還不滿意,還想繼續增加,但院線也很苦惱:
“每家電影都想要高排片,敢參與春節檔廝殺的,也都是巨星云集,佳作如云,誰看著都有大賣可能。”
“如果換成其他檔期,每部電影都能輕松拿到30%以上的排片,如果在冷門檔期,50%都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