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身為甘蔗,最近在粉圈都抖起來了,好爽啊!】 【在粉圈?在家都抖起來了!我媽都不反對我追蘇哲了,還讓我向他多學習!】 【你們說蘇哲會選哪所大學?】 【選京大吧,進水木我怕他眼睛變小。狗頭】 【……】 在這種輿論下,蘇哲的路人緣猛地上升,還有一幫內疚粉,反思自己不應該抵制《秘密》。 于是《秘密》的票房曲線竟然逆勢上揚,單日斬落4000多萬票房。 這讓《慌島》慌了。 再加上一群網友一邊捧蘇哲,一邊瘋狂嘲諷顧守春,也讓他心中怒極: “不可能!蘇哲怎么可能是學霸?絕對有問題!他是不是作弊了?” 他想辦法找到了和蘇哲一起當過練習生的同學,了解到蘇哲在初中時,雖然不是學渣,但也稱不上學霸,就更加懷疑了。 輿論戰不是法官判案,不需要證據,有疑點就行。 (法官:不一定哦……) 于是顧守春干脆讓水軍炒熱: 【蘇哲疑似作弊!初中同學作證他學習成績很普通!】 【蘇哲陷入作弊疑云!你真的相信他作為明星,天天拍戲,還能考740分嗎?】 【其他學生都在起早貪黑地學習,難道只有蘇哲是天才,隨隨便便就能超過其他學生?】 等等言論甚囂塵上,確實讓人懷疑。 因為從邏輯上講,如果沒有系統,蘇哲成為高考狀元,確實不太符合常理。 這種不合常理是天才最傳奇的光環,畢竟全都符合常理,還叫什么天才? 可當某些人質疑天才時,從黑暗的角度,就有了一種更符合“常理”的解釋—— 作弊! 就像賽車手被質疑代筆后,哪怕根本沒有實錘,也有無數人堅信。 同理,在水軍的推波助瀾下,也有很多人開始認為蘇哲作弊。 但這一次,根本不需要蘇哲反黑。 因為這不僅是在質疑蘇哲,還在質疑高考。 自古以來,科舉舞弊都是大案。 面對洶涌的輿論,高考立即組織自查,沒有發現問題后,連忙將蘇哲的高考試卷進行了公示。 他的高考試卷一公示,立即引發了更大的震驚。 之前大家只知道他考了740分,沒看到試卷前并沒有多少實感。 但看到試卷后,哪怕看不懂題目,也覺得賞心悅目: 【他的字寫得太好了吧?】 【蠅頭小楷,顏骨柳筋,這稱得上書法了。】 【不光字好看,我看了所有試卷,幾乎沒有絲毫涂改的痕跡,光這個卷面就值10分。】 【高考沒有卷面分,但閱卷老師看到這個卷面,真的心情好極了。】 【別光討論卷面啊,看題目,數理化生都是客觀題,滿分答卷沒的說;看語文,除了作文也是滿分!】 【其實我讀了,蘇哲這篇作文不比其他滿分作文差!】 【作文畢竟是主觀題,同樣的作文在不同閱卷老師手里,只要相差不大,得分有些出入很正常。】 【可惜了,換個閱卷老師,蘇哲有可能語文也滿分了。】 【這么看,他只有英語有錯題啊。】 【我懂了,蘇哲也偏科!英語瘸腿!(狗頭)】 【英語不好說明他愛國啊哈哈哈!】 【你們夠了,144也配愛國?我英語44分,才叫真愛國!(狗頭)】 蘇哲的試卷就像流傳至今的古代狀元考卷一般,引起了無數膜拜。 甚至有人建議: 【把這套試卷捐給博物館吧,五百年后也是文物,就像古代狀元的殿試文章一樣。】 【還真是,我們都在見證歷史。】 【現在發生的一切,都在成為未來的歷史吧?】 前世賽車手公開手稿以后,因為一些抄寫的錯字,反倒引起了更大的爭議。 但蘇哲的試卷一公開,立即堵住了大多數質疑者的嘴—— 面對這種堪稱藝術品的考卷,真的很難繼續堅持陰謀論。 只有少部分黑子依舊嘴硬,堅持蘇哲偷題,提前準備好了答案背下來,卷面才能這么整潔,沒有涂改痕跡。 沒關系,二中專打順風仗。 他們隨后公開了蘇哲在復習時每日做題的考卷: 【蘇哲在高考前的模擬考中,成績一直很穩定,張張試卷都可以作為標準答案使用,二中全體老師都相信他的實力。】 二中的高三生們,看到學校公開的試卷都震驚了,紛紛曬出自己手上的試卷: 【原來這是蘇哲的試卷!天呢,原來我們高考前用蘇哲的試卷當答案!】 【哈哈哈,怪不得問老師都隱瞞答題者的名字,都快成校園傳說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