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官方口徑依舊不能宣傳。
可哪怕普通學生成為高考狀元,沒有宣傳都會有一定熱度,更別說蘇哲了——
#蘇哲全國理科狀元#堂而皇之地成為了熱搜榜首。
在它下面,就是#蘇哲高考740分#!
網友們爆發出極大的熱情,不斷地討論著這件事。
很多從不關注年輕明星的老一輩都知道了,驚嘆蘇哲考這么高的分數:
“真沒想到,蘇哲是文曲星下凡啊!”
“他是理科狀元,應該是理曲星下凡。”
“有這種星嗎?”
“甭管有沒有,反正要向他學習!你孫女不喜歡追星嗎?別追其他人了,就追他吧,能學好!”
“對,別追那些亂七八糟的,要追就追文……理曲星!”
這種熱度讓媒體都忍不住了,去采訪二中:
“對于蘇哲成為高考狀元,你們怎么看?”
二中領導很淡定,在辦公室里吹了吹保溫杯里的茶葉末,慢條斯理地說:
“這位記者同志,根據政策,我們不能宣傳高考狀元,也不能說蘇哲是高考狀元。”
記者腦子有點繞,愣愣地問:
“那蘇哲到底是不是高考狀元?”
二中領導喝了一口茶,又朝杯子里呸呸了兩下,才無奈地看向記者,說道:
“這樣吧,我從數據統計角度談一談,純粹是為了教學研究哈。在此次高考中,沒有人考得比蘇哲更高。”
記者終于明白了:
“哦——”
二中領導笑了,咳嗽兩聲,繼續說:
“我再從數據統計的角度談一下。往年高考,一共出過40位理科狀元,在采用750分制以后,最高分是736,也沒有比蘇哲更高。”
“哦——”記者更懂了:
我們夸得不夠唄!原來蘇哲不僅是今年的理科狀元,還是歷年最高分的狀元!
“咳咳!”二中領導默默補充了一句,“別多想,沒別的意思,純粹就是為了教學研究。”
這段采訪上網后,網友們頓時笑尿了:
【哈哈,“數據統計”!“教學研究”!我都懂了。】
【處處不提“狀元”,處處都是“狀元”。】
【“沒有人比蘇哲考得更高”……二中是懂委婉的。】
【他們快笑死了,一個特招名額,就獲得了歷史最佳狀元!】
【這么說有點不嚴謹,畢竟每年的考題難度不同,不能單純比分數。】
【(甘蔗)哥哥不和前輩比,很尊重前輩哦!】
【粉絲不用這么敏感,正常圈子不像粉圈那樣,大家都很佩服蘇哲。】
【現在誰還敢說蘇哲走后門?!】
此時,蘇哲也在看向自己【走后門】的負面人設。
【走后門(-80%)】
【毒龍鉆(高級)】
竟然還差一點,讓蘇哲有些費解,不明白到底哪些頑固的犟驢還在質疑自己。
帶著疑問,他想打開微博自搜,終于看到了劉紫涵給他的私信。
他沒在通訊軟件上加劉紫涵的好友,畢竟只是粉絲,不是朋友。
但也不像劉紫涵想的那樣毫不在乎她,蘇哲當時就互關了她,這樣她的私信就會顯示在最上面。
“怎么突然發了這么多私信?”
蘇哲帶著好奇看完了劉紫涵的私信,不由地嘆了一口氣。
很顯然,劉紫涵的閨蜜并不是質疑蘇哲,只是在失望和驚慌中,心理上想找個出氣筒而已。
這時,被傳“走后門”的蘇哲成為了她發泄的對象。
偏偏劉紫涵還要為蘇哲辯解,不關心她的處境,閨蜜就更加生氣了。
再加上可能對劉紫涵也有一些隱藏的嫉妒,就徹底鬧掰了。
這點小女生的心思,蘇哲很容易就看明白了。
他將部分分析發給劉紫涵以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別為了遠在天邊的偶像,和自己近在咫尺的親友產生矛盾。】
【我不配。】
發完后,蘇哲笑了笑,想起那些為了偶像吵架分手的情侶們,搖了搖頭:
“誰都不配。”
另一邊,劉紫涵終于收到了蘇哲的回信,心中無比開心,可看到蘇哲的分析后,又覺得十分難受:
“不,你配!”
她真的難以忍受有人在他面前詆毀這么好的蘇大爺!
可想到閨蜜難受時,自己竟然還在試圖說服她蘇哲是無辜的,她又感到十分愧疚。
劉紫涵沉默了許久,終于還是一邊哭著,一邊給閨蜜發信息,向她道歉。
閨蜜之間,總是吵吵鬧鬧,卻又難以分割,兩人很快又恢復了親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