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柳禾珞在一旁熟練地幫忙: “哈哈,終于遇到我會的技能了!以前村里就用這種方法憋木炭!” 蘇哲驚訝地看著柳禾珞,贊同道: “對,關鍵是低氧環境,讓木頭不充分燃燒,就能產生木炭。” 【漲見識了!】 【柳禾珞長得這么精致,干活比我麻利多了!】 【我禾珞妹妹除了唱跳演之外,干什么都很厲害!】 【我都分不清你在夸她,還是黑她了……】 【蘇哲你怎么知道這么多?你是百科全書嗎?】 蘇哲看到彈幕,很開心,因為這不是系統獎勵的技能,真是他自學的,立即自豪回答道: “當然是看書學的,這也因為先祖的偉大發明——文字!” 他還記得節目主題,順勢科普道: “之前我們復刻了很多原始文化中挖掘出的技術,而文字的誕生,是從文化升為文明的重要標志。” 還有城池、金屬工具、ZZ制度等,但蘇哲沒有做嚴謹的科普,就沒有說得很詳細,自豪地說: “華夏在夏朝就擁有了甲骨文,所以我們才叫五千年文明古國!” 【可實證的就三千多年歷史而已,不懂就別誤導觀眾!】 【伱才不懂呢!我從小學五千年歷史!怎么你給縮水成三千年了?】 【商朝距今3600年,不就是三千多年歷史嗎?】 【夏呢?】 【西方學者都說了,夏朝不存在!考古都沒發現證據,有證據說明夏的存在嗎?】 蘇哲看到了一些比較跳的彈幕,本來不想理會,但看到彈幕吵得很厲害,勸道: “首先,無論幾千年,都不會影響我們的歷史,我們的傳承,我們的文明與我們的自豪。” 他畢竟是公眾人物,在自己不專業的領域,不想裝專家。 雖然他知道,如果自己說“西方專家憑什么對華夏文明指手畫腳”之類的話,哪怕語言里有一些錯漏,也會受到大眾的贊譽。 某些人就是這么干的,哪怕自己不信,哪怕違背了科學,也故意借此吃“愛國飯”,堪稱新時代“賽博義和團”。 但蘇哲愛國不是為了吃飯。 所以他只說了上述話,又科普了一下: “其次,哪怕是西方學者,也承認存在先商文明,比如二里頭遺址,而且商代的甲骨文太成熟,不可能是突然冒出來的。只是沒法證明先商文明叫‘夏’。” 【啥意思?有點沒聽明白。】 【換個話題吧,好無聊啊!還是繼續燒陶器吧!】 蘇哲看著彈幕,不得不承認,大部分觀眾對枯燥的歷史知識是排斥的。 這時候,別想著教育觀眾,就算站在制高點上,觀眾也只會默默換臺,并不會因此受到教育。 以春晚為代表的某些官媒,就有這種問題,蘇哲可不想重蹈覆轍。 他剛想換話題,就看到彈幕里飄過一大片字幕: 【(白金大神)舉個例子: A的爸爸B死后埋在祖墳里,突然有鄰居C,質疑A: 你怎么證明B存在過? A說:因為沒有B,就沒有我,而且B的遺體就在祖墳里埋著呢! C說:我看到尸體了,但沒有墓碑,你憑什么說他叫B?是你爸爸? 邏輯上無懈可擊。】 【還是寫的會比喻,立即清楚明白了!】 【C好可惡啊!】 【呵呵,這就是西方學者的嘴臉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