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次,在中午吃飯時,他就向所有嘉賓們宣布:
“各位老師,我剛寫了一首新歌,午餐后請大家指點?!?
“又來一首?”嘉賓們差點瘋了。
“嗯,昨天的離別劇情讓我回憶起很多美好的記憶,有了一個新的靈感?!?
蘇哲笑得很靦腆純真,卻讓所有人感覺一個大魔王在沖他們獰笑。
“你還是人嗎?”
“我快被蘇老師打擊得想退出歌壇了?!?
“咱倆結伴走吧,年輕人太猛,受不了?!?
彈幕的反應更夸張:
【之前好歹用一天,這次干脆半天就來一首?】
【好耶!又有新歌聽了!我真幸福啊,最喜歡的歌手是蘇哲!】
【氣死我了,我最喜歡的歌手一年就寫了一首歌。】
【呵呵,我喜歡的,十幾年才出一首!是不是存款太多了?】
【蘇哲寫歌,給我一種網文更新的感覺?!?
【誰讓他才華太多?真的憋不住??!】
蘇哲只笑著,看向嘉賓和彈幕們。
嘉賓們都感覺吃不下飯了草草吃了幾口,就放下餐具,讓蘇哲干脆在餐廳演唱吧。
蘇哲無奈:
“我需要鋼琴,這里沒有,還是去會議室吧,節目組放了鋼琴?!?
于是一群人又來到會議室里。
蘇哲坐上凳子。
他現在的鋼琴彈奏水平是【高級】,專業演奏級,一點都不虛。
“那我就給大家帶來《送別》……”
《送別》,這是李叔同填的詞,約翰·龐德·奧特威作的曲(原曲《夢見家和母親》)。
這首歌從民國到現代,演唱者有很多,包括唐朝樂隊、樸樹、韓紅等都唱過,但蘇哲最喜歡的是童聲版。
說實話,這首歌作為一首老歌,質量很高,但在現代是否受到追捧,蘇哲并不抱希望,畢竟形式上和現代歌曲差別太大了。
但李叔同的詞實在太強了!讓這位文學家和現代音樂人比作詞,簡直是降維打擊。
樸樹甚至說過,如果他能寫出這種詞,當場死掉都值了。
和《送別》比起來,《那些花兒》和《梔子花開》或許能取得更多音樂上的成就,但逼格就差遠了。
所以,蘇哲還是下定決心,選擇了這首可能失敗的歌曲:
“這是一首不成熟的作品,還望大家海涵?!?
聽到他的話,彈幕瘋狂玩梗:
【蘇哲重新定義“不成熟”!】
【所謂“不成熟”,就是拿出來改改就能拿到熱播榜榜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