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音樂創作人們:我們中出了一個學渣。】 【中出?立馬精神了,仔細講講。】 除了開玩笑的,還有很多觀眾在懷疑真實性—— 【各位大佬,我不太懂音樂創作,但一天能寫出這么多東西?不會騙我們吧?】 【大佬不敢當,反正我寫完一首歌,比你聽完都快。】 【這么厲害?】 【沒什么厲害的,聽說過即興演奏嗎?其實就是當場作曲,很多玩樂器的都會,只是曲子質量有差別罷了。】 【沒錯,我一天也能寫出吉他譜,但比宋大佬差遠了。】 【那歌詞呢?作詞總不能像網文作者碼字一樣,隨便水,隨便寫吧?】 【說唱battle不都是現寫詞嗎?寫得快很正常,只不過質量垃圾罷了。】 【不一定,黃霑一邊接電話一邊寫出《上海灘》主題曲(浪奔浪流……),只用了二十分鐘,因為他急著掛電話上廁所。不經典嗎?】 【我說一個編曲的!周董御用的編曲老師,江湖盛傳最快40分鐘編完一首歌!質量不差吧?】 經過一群彈幕大佬的科普,觀眾們明白了: 【原來如此,看來一首歌一天就能寫完,再加上錄制,就算3天吧。那一周出2首歌,還有一天可以休息,不過分吧?】 【不過分!這就去周董ins催更!多少年出一首,生產隊的驢都不敢這么歇!】 【哼,這幫音樂人太舒服了,應該讓他們像網文作者一樣卷,天天寫歌才行!】 彈幕說得有些夸張了,但按照節目要求,一周內完成創作,第二周錄制歌曲,完全可以做到,只是不能保證歌曲質量。 對此,節目組也有辦法——外援團! 他們找到了一些原創音樂人,早早發給他們題目,讓他們打磨了很久。 其中有會作詞的,有會作曲的,還有會編曲的,幫助參賽嘉賓一起創作。 比如周詠美,她只會作詞,必須找到外援老師幫她作曲和編曲。 而請外援的過程,又可以制作成游戲環節,沖淡專業性帶來的枯燥。 “各位老師,只要你們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外援團的幫助!現在來頒布第一個任務——” 【我正擔心呢,看一幫音樂人閉門搞創作,和看作者碼字有什么區別?無聊死了!】 【節目組又不傻,肯定要讓節目有趣,才有收視率。】 【誰想出的主意,真是絕了!現在就看任務好不好玩。】 【但節目對嘉賓的要求太高了——既要完成任務,又要搞音樂創作,還得兼顧直播效果,我愿稱之為綜藝界的“鐵人三項”!】 在觀眾們感興趣的目光下,蘇哲等嘉賓跟隨程pd一起來到一間大會議室內。 在會議室中間放著一個大條桌,桌子上放滿了照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