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他是唯一披麻戴孝的一個。 但朱橚寧肯所有人都忘了自己才好,也不想當這種焦點。 他一直在默默流淚,一旁的四哥也眼圈通紅,嘴唇都咬破了,一點血痕煞是扎眼。 朱楨知道,四哥五哥的眼淚不是為孫貴妃而流,而是在為他們自己傷心。 事實上,自從知道要給孫貴妃服孝子喪,五哥的眼淚就沒停下過。四哥還一度想要找父皇理論,免了五弟的慈母服。 因為所謂慈母服,是一種為撫育自己長大的庶母服喪的喪禮。 而他們是在馬皇后身邊長大的,并沒有被孫貴妃撫育過一天。 四哥卻被大哥攔住了…… 朱楨覺得,既然四哥五哥受委屈了,那自己就該跟他們站在一起。 可這些禮儀方面上的門門道道,他是一竅不通,實在弄不清該怎么幫忙,也只好先在精神上支持了。 ~~ 寅時三刻,景陽鐘響,午門緩緩敞開,文武百官魚貫而入,迅速在奉天門前敘班完畢。 三聲響鞭過后,洪武皇帝朱元璋在金臺帷幄中升坐,群臣便在禮贊官的率領下朝賀贊呼。 歷朝歷代,群臣大朝行禮都是三呼萬歲。但到了朱老板這里,變了。 他覺的‘萬歲’這詞兒簡直扯淡,能活百歲就是人瑞了,活一萬歲的那是老鱉。 所以洪武二年一次朝會,他便跟群臣商量,‘萬歲’之說皆系虛語,應該更換贊呼之詞。 他說‘遇朝賀之日,贊禮官云贊呼,眾臣皆呼‘愿君有道’!再贊呼,眾臣皆呼‘天下和平’!你們以為如何?” 李善長便說:‘兩呼欠缺,還是應該三呼。至于贊呼之詞,是臣祈君之至誠。或可將詞改為:一呼天輔有德,二呼海宇咸寧,三呼圣躬萬福。’ 朱元璋覺得很贊,便同意了。 自此以后,朝會遂不呼萬歲。而是改用韓國公那套贊呼之詞。 待到百官平身后,朱元璋便迫不及待問禮部尚書道:“孫貴妃的謚號,擬定了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