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里必須要需要強調一下,雖然我喜歡玩游戲,但絕對不是玩物喪志,我只是用我的角色我的時間在玩兒,其他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友的角色時,我絕對是盡責的。 這點一定要強調一下,劃重點,必考! 否則許多讀者看到這里以為我只玩兒游戲了! 2016年,我介入的是女兒的教育。 是教育,不是學習。 一定再次強調一下這點,這是有本質區(qū)別的! 在這之前,我認為孩子小的時候就是玩兒,沒有那么多習要學。所以只要到周末到假期,我就帶著她開啟瘋玩兒程序,我?guī)е龓缀跬鎯罕橹苓吽泄珗@,以至于后來到了兒童公園,我們可以不花錢坐電動玩具,那可是私人承包的,我們并不認識,可見平時玩的次數(shù)之多。 之所以玩兒的這么多,是因為每次快到周末女兒就開始和我商量去哪兒玩兒。 每次商量好后她就開心不已了,因為她知道我肯定會帶她去的。 我覺得我有個特別好的品行,那就是守諾! 我不僅對別人守諾,對孩子也一樣,甚至更守諾,哪怕她幾歲,只要答應帶她周末去哈爾濱文化公園坐大醉拳,那是一定不會爽約的。可惜這小沒良心的說都不記得了,不記得就不記得吧,我記得就行,記得她當時開心的笑,這就足夠了! 女兒也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我認為在她那個年紀應該是極為難得的。 就是女兒也守信,哪怕在她很小的時候我們出去玩兒后,說是這個游戲做兩次就走她絕對不會鬧著再多做一次。 比如這個油田樂園的青蛙跳跳,盡管她很喜歡玩兒,但說幾次就幾次。 帶孩子玩兒得多了,自然會引起他人異議。 認為孩子不應該浪費時間去玩兒,應該抓緊時間去學習,贏在起跑線上。 為此我在2020年9月15日在《讀有感》一文中曾鮮明的表達了我的觀點,摘錄如下: 從升級成父親開始,我對孩子從來沒有太多的苛求!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我自己不需要像許多可憐的家長那樣,想通過對孩子的拔苗助長來證明自己!再說得得罪人一點,就是盡管我自己不能飛,但我并不想下個蛋,讓后代去飛! 在傳統(tǒng)教育時,我和孩子媽媽(還有別的家長)總是觀點不一致。和這些家長熱衷于孩子的排名、成績等不同,我對這些從來不感興趣,因此我從來不知道我女兒每天都留了哪些作業(yè),不知道我女兒從大到小的各科考試成績,不知道她在班級、年級、學校、市里的各種排名,也不讓她參加凡是學校里講的任何主課的各種補習班......我常放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家散養(yǎng)! 當然散養(yǎng)不是放任不管! 至少要把她領到有草并且沒有狼的地方! 我同意并有時帶女兒去學古箏,去看她的跳舞展演,帶她練習乒乓球,學聲樂,教她學工筆花鳥畫,學習平面設計,學習出書排版,帶她買她喜歡的各種烘焙蛋糕的食材,學習很多在多數(shù)家長看起來不務正業(yè)的東西! 如果說有什么不足的,就是沒有特意去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技能(慶幸的是這點她自學到了)! 中國的孩子~確切地說是我見過的中國的孩子,許多都像文中所說的那樣:“飯不會做,扣子掉了不會縫,實驗室里的小東西壞了不會修,宿舍里電燈泡壞了不會換……” 這樣的孩子,不是我心目中的好孩子! 我心目中的好孩子,是平安、開心、正直、善良! 有許多家長問我:“孩子學這么多東西,不影響學習嗎?” 我一直不知道應該怎么回答,看完本文,我知道了,應該這樣原樣照搬導游的話:“如果會妨礙,那很可能說明你不是學術型人才,就更不必強求了。” 是啊,世界這么大,為什么都去當學術型人才呢? 如果不當學術型人才,那么,那些數(shù)學題,多解出來幾道和少解出來幾道,又有什么關系呢? 那么,在節(jié)假日,與其讓孩子在寫不完的作業(yè)中愁眉不展,還不如帶著她去圖書館整理圖幾本圖書,去荒漠的土地種上幾棵小樹,去為失學兒童送去幾件衣物、圖書,去為需要幫助的人們義賣上幾張報紙......去更多的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 如果說我對女兒最大的希望,就是: as a father!the only thing i want:my daughter just is a happy girl,standing in front of a boy, and he love her too! 作為一名父親,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的女兒是個快樂的女孩,有一天可以站在她喜歡的男孩面前,而他也愛她! (上面的英文是我自己翻譯的,中式英文) 這就足夠了! 至于那些數(shù)學題,還是那句話:多解幾道少解幾道又有什么關系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