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臨安劉家-《誰鎮山河》
第(1/3)頁
江東劉家,開元八大千年世家之一!
江東劉家,家資巨富,不僅壟斷了整個江東行省的鹽鐵,煤礦等暴利行業,金融觸角還延伸到了包括衣食住行在內的方方面面,在江東可用一句話來形容劉家;
“有人的地方,就有劉家的生意!”
江東劉家,權勢滔天,上至各個衙門官吏,下至三教九流各個行業都有劉氏族人或其門生故舊的身影。
如果說江東太守文章是江東地界明面上的第一人,那么劉家就是江東地界的隱藏王者。
作為一個傳承千年的豪門士族,劉家的底蘊深厚而悠遠。
千年時間,天元大陸王朝更迭不知凡幾,但作為江東第一世家的劉家卻始終屹立不倒,甚至在過去的數千年里天元大陸發生的每一件大事,甚至包括每一次的王朝更迭,背后都有著劉氏族人的身影。
作為一個傳承千年的豪門士族,劉家的勢力當然不會只局限于江東,在朝堂江東劉家也有極大的話語權,劉家的直系族人和一些門生故舊把持著開元王朝多個要害職務,他們在朝堂抱團呼應,是開元朝堂的幾大勢力之一。
而這還只是劉家明面上的勢力,暗地里劉家還有一張巨大的關系網。
那就是身處官場的寒門士子。
說起這張關系網,就不得不提到百年前的劉家第一百八十七位家主劉青山。
劉青山是一位極具戰略眼光的大儒,百年前的開元朝堂是各個門閥士族的自留地,朝堂之上的官員清一色的都是士族子弟,寒門子弟壓根沒有進入朝堂的機會,之所以有如此,是因為世家門閥壟斷了所有的書院,隔斷了寒門子弟讀書上進的道路。
以前的書院只招收士族子弟,寒門子弟不管花費多大代價都無法進入書院接受教育,長年累月之下朝堂之上當然看不見寒門子弟的身影。
劉青山眼光獨辣,深諳堵不如疏的道理,他很清楚這個格局絕對不可能長久,占據人口基數九成九以上的平民如果沒有絲毫上進的機會,終有一天會徹底爆發。
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劉青山蓄意改革,花費巨大的代價,打破了重重封鎖,成功建立了青山書院!
青山書院的建立是一件足以寫入史記的大事,他象征著門閥世家把持朝政的格局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青山書院每年都能培養出上百寒門士子,雖然這上百寒門士子最終能夠入朝為官的少之又少,但通過百年時間的積累,青山書院的寒門士子在朝為官的亦不在少數。
這些寒門士子最為感謝的就是青山書院,或者說是青山書院背后的劉家,是劉家讓他們有了一步登天的機會。
這就是劉家最大的收益。
也正因為如此,劉青山之后的歷代劉家家主對青山書院的支持都是不惜余力。
也因為歷代劉家家主不惜余力的支持,青山書院逐漸發展為開元四大書院之一。
青山書院對劉家來說重要至極。
所以當岳鎮策馬沖擊青山書院時,消息第一時間便傳到了劉家這一代的家主耳中。
劉家這一代家主名璽字平關,是一個大腹便便,外表忠厚,猶如彌勒佛一般笑口常開的中年男子。
當然誰都知道,這只是劉平關的外表,傳承千年,八大千年世家的家主,怎可能是一個忠厚老實,人畜無害的彌勒佛。
當劉平關接到這個消息時,只驚叫了一聲“我的祖宗呀。。”
來不及更衣,更來不及坐他平日慣坐的八臺軟轎,劉平關連忙翻身上馬,急匆匆的趕向了青山書院。
青山書院中滿目狼藉的場景,讓劉關平眼角直跳。
李孟然和岳鎮的沖突,他當然知道的一清二楚,甚至背后少不了他的推波助瀾和精心算計。
劉家的智囊幕僚早就幫他做好了數套和岳鎮發生正面沖突后的善后預案,但當這一天真正到來時劉關平還是覺得頭皮發麻,心里直打鼓。
老武王嫡子,開元王朝的異姓王,這個身份足以壓死任何一個豪門士族。
老武王岳武的可怕,劉關平知道的太清楚了,岳鎮雖然只是一個爛泥扶不上墻的紈绔子弟,但身為武王嫡子的他依然讓劉關平忌憚不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哈|
东源县|
平阳县|
兴仁县|
岚皋县|
蓬安县|
察雅县|
枣庄市|
抚宁县|
秀山|
会宁县|
忻城县|
峡江县|
安平县|
铜鼓县|
台南市|
宝丰县|
凤山市|
会昌县|
凤冈县|
朝阳区|
浏阳市|
斗六市|
二手房|
霍邱县|
松溪县|
柘荣县|
叙永县|
岚皋县|
江安县|
大邑县|
万盛区|
海原县|
红桥区|
玉树县|
亚东县|
洛隆县|
鄢陵县|
临清市|
睢宁县|
香港|